和武帝宴诗二首(其一)

校尉开疏勒,将军定月支。

南通新息柱,北届武阳碑。

豫游戏马馆,教战昆明池。

银塘泻清渭,铜沟引直漪。

常从良家子,命中幽并儿。

金鞍饰紫佩,玉燕帖青骊。

车书今已共,愿奏云亭仪。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战争与和平的场景,展现了武将的英勇与国家的统一。首句“校尉开疏勒,将军定月支”点明了战争的背景,校尉和将军分别在疏勒和月支地区立下战功。接着,“南通新息柱,北届武阳碑”描述了战争的范围,从南到新息柱,从北至武阳碑,战场广阔。

“豫游戏马馆,教战昆明池”则转而描绘了战后的和平景象,游戏马馆中可能举行着庆祝胜利的活动,昆明池则可能用于训练士兵,展现军事训练的场景。接下来的“银塘泻清渭,铜沟引直漪”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工工程的和谐共存,银塘清流与铜沟直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常从良家子,命中幽并儿”提到了随行的士兵,他们多来自良家子,即出身良好家庭的年轻人,且擅长射箭,显示了军队的精锐与战斗力。接着,“金鞍饰紫佩,玉燕帖青骊”通过服饰的描写,展现了士兵们的威武形象,金鞍紫佩,玉燕青骊,色彩鲜明,气势磅礴。

最后,“车书今已共,愿奏云亭仪”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和平的渴望,车书共用,象征着不同文化与民族的融合,云亭仪则是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希望国家能够像云亭一样,稳定而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战争与和平的对比,展现了古代社会的复杂面貌,既有对英勇战斗的赞美,也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与和谐社会的深切愿望。

收录诗词(281)

萧纲(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字:世缵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503―551

相关古诗词

和武帝宴诗二首(其二)

祭壶今息鼓,董案或开帷。

聊举青龙阵,正取绛宫时。

犒兵随后拒,軷祭逐前师。

军门初露节,步陈始分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侍游新亭应令诗

神襟悯行迈,歧路怆徘徊。

遥瞻十里陌,傍望九城台。

凤管流虚谷,龙骑藉春荄。

晓光浮野映,朝烟承日回。

沙文浪中积,春阴江上来。

柳叶带风转,桃花含雨开。

圣情蕴珠绮,札命表英才。

顾怜珷玞质,何以俪琼瑰。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奉和登北顾楼诗

舂陵佳丽地,济水凤凰宫。

况此徐方域,川岳迈周沣。

皇情爱历览,游涉拟崆峒。

聊驱式道候,无劳襄野童。

雾崖开早日,晴天歇晚虹。

去帆入云里,遥星出海中。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登烽火楼诗

耸楼排树出,却堞带江清。

陟峰试远望,郁郁尽郊京。

万邑王畿旷,三条绮陌平。

亘原横地险,孤屿派流生。

悠悠归棹入,渺渺去帆惊。

水烟浮岸起,遥禽逐雾征。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