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移家远就古城隅,流水春来日满渠。
踪迹已同贞士隐,殷勤不废古人书。
当窗鸟语开帘后,泛几晴光洒翰初。
五十为儒方自得,肯从京洛趁长裾。
这首明代姚咨的《赠邓为山》描绘了诗人搬家到古城角落,享受着流水潺潺、春日阳光照满渠道的生活。他将自己的生活与贞士的隐居相比,表达了对古代典籍的热爱和坚持,即使在窗边也能听到鸟语,晴光照亮了他的读书时光。诗人五十岁才真正感到做儒者的自在,不愿随波逐流于京城的官场,更愿意沉浸在自己的学问中。整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品格。
不详
客舍起常早,旷然思远游。
弥伤岁华晚,来眺高台秋。
落叶满山径,寒风吹敝裘。
夫君独不至,湖水空悠悠。
前溪烟水路漫漫,长日郊居性所欢。
老去自知双鬓改,春归一任百花残。
闲窗寂寂晴丝绕,高树阴阴鸟梦寒。
学《易》由来谙物理,惯将消息静中看。
汉武巡归万姓欢,旄旗千里入长安。
铭功碣石东封毕,罢猎长杨五漏残。
玉辇不愁驰道远,铜盘惟恐露华乾。
阿娇金屋门还闭,万树宫花待共看。
雍雍云中雁,八月徂南方。
念彼北风来,怛焉怀稻粱。
九月气已凄,十月繁冰霜。
生来毛羽单,高飞不成行。
君门有钟鼓,听之徒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