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学院二首(其二)

江横水如带,枫落山为屏。

高深自天险,豪迈由地灵。

行个古道中,下马坐邮亭。

鹤栖必仙家,凤仪岂尧庭。

神仙事恍惚,谁实观超升。

孙氏一时杰,父兄俱有声。

将军垂紫髯,阿瞒眼亦青。

周郎往视师,不数李与程。

缅怀前哲人,耿耿在心扃。

托宿就萧寺,梦还神更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神秘的山水画卷,同时融入了历史人物的传说与想象,展现出诗人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江横水如带”,以“横”字描绘出江水宽阔的形态,犹如一条飘逸的丝带,既展现了江面的辽阔,也暗示了江水的流动与动态美。接着,“枫落山为屏”一句,将枫叶的红艳与山峦的雄伟结合,形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山作为背景,枫叶点缀其间,如同天然的屏障,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生动性。

“高深自天险,豪迈由地灵”两句,通过“天险”和“地灵”的对比,强调了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和人物性格的豪迈。这里的“天险”不仅指自然地形的险峻,也暗含着对历史英雄所处环境的艰难与挑战的描述;“地灵”则象征着这片土地的神奇与孕育英雄的能力。这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精神相融合,赋予了诗歌更为丰富的内涵。

接下来的“行个古道中,下马坐邮亭”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古老道路上的情景,选择在邮亭休息,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旅途的劳顿,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往历史的思考与回顾。通过“鹤栖必仙家,凤仪岂尧庭”两句,诗人运用了鹤与凤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仙人与帝王的向往与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渴望。

“神仙事恍惚,谁实观超升”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脱意识,表达了对神仙世界的向往以及对自身超越现实束缚的追求。接下来的“孙氏一时杰,父兄俱有声”提到的是三国时期孙权家族的故事,通过提及孙氏家族的辉煌,诗人或许是在借古喻今,表达对英雄人物及其家族荣耀的赞叹。

“将军垂紫髯,阿瞒眼亦青”两句,分别描绘了两位历史人物的形象特征,将军的紫髯与曹操(阿瞒)的眼睛,都成为了人物形象的鲜明标志,进一步强化了对英雄人物的刻画。

“周郎往视师,不数李与程”提到的是三国时期的周瑜,与李、程两位将领相比,周瑜的才能与智慧被诗人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不仅是对周瑜个人能力的赞扬,也是对历史英雄智慧与勇气的颂扬。

最后,“缅怀前哲人,耿耿在心扃”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者与英雄的深深怀念,以及这些人物形象在自己心中留下的深刻印记。“托宿就萧寺,梦还神更清”则描绘了诗人夜晚在寺庙住宿,梦境中似乎更加清晰,可能是在冥想或回忆中得到了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渴望,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

李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宝林院岩香阁

花到清明际,随春渡虎溪。

勾牵木芍药,流落古招提。

独喜孤芳在,何妨众草齐。

定知妃子意,不解谪仙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送李去病郎中出使西蜀

宗盟一派落三川,人物风流类谪仙。

自小飞声灿星斗,至今挥翰起云烟。

过家徙倚东山外,弭节雍容锦水边。

信道儒冠真贵重,疾驱负弩令君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和李公鼗宝林院岩香阁

醉歌寒食夜,花照武陵溪。

吟钵聊先击,诗筒更远提。

影随春色动,芳与国香齐。

玉节重来赏,僧窗觅旧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雨轰漈

水流石激拟鸣雷,洞里乾坤别有台。

玉舄扶风飞复下,琼花带雨落还开。

钟声敲断白云袅,树影盘回黄鹤来。

笑道神仙无觅处,空留丹灶冷苍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