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俞春雪

一日朔风三日雪,冬来严凝春复结。

不知长此终安穷,芳物差池且三月。

雷公怒号何淬嗟,欲起草木呼龙蛇。

可怜惨栗夺气意,正复惟悴哀泥沙。

紫宸放朝车马息,邻里谢交门径寂。

解龟换酒聊自乐,浮云蔽日殊未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奉和圣俞春雪》。诗中描绘了冬去春来的季节变换,以及春雪带来的寒冷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人对自然的感受。

首句“一日朔风三日雪”,开篇即点明了天气的转变,朔风凛冽,连绵不断的雪花飘落,预示着冬的严寒。接着,“冬来严凝春复结”一句,巧妙地将冬与春的交替描绘出来,展现了自然界循环往复的规律。

“不知长此终安穷,芳物差池且三月”,诗人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思考,虽然严冬似乎无尽,但春天总会到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三月的等待,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雷公怒号何淬嗟,欲起草木呼龙蛇”,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雷声比作雷公的愤怒呼唤,仿佛在召唤大地苏醒,唤醒沉睡的草木与龙蛇。这种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与感受。

“可怜惨栗夺气意,正复惟悴哀泥沙”,诗人通过“惨栗”、“惟悴”等词,描绘了春雪给大地带来的寒冷与凋零,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变化的同情与感慨。

“紫宸放朝车马息,邻里谢交门径寂”,这一句转而描绘了宫廷与民间的宁静景象,紫宸殿的朝会结束后,车马不再喧嚣,邻里间也因春雪而显得格外宁静。这种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

最后,“解龟换酒聊自乐,浮云蔽日殊未极”,诗人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结束全诗,表达了即使面对困难与挑战,也能找到自我安慰与乐趣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不息,无论何时,总有新的希望与可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文情怀。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同圣俞十二月十三日喜雪

楚越祅氛杂炎瘴,凭陵中州冬益壮。

天兵横厉江湖间,杀气冥冥逐飞将。

南风不竞寒律回,暮雪远从阊阖来。

云崩涛涌天地闭,埽洒万里空尘埃。

公卿入贺陛下圣,海神来朝军事定。

形式: 古风

和永叔喜雪

阴风触物生晚劲,积雪经旬戏春令。

气排水国吁可骇,势覆山城力谁竞。

缤纷乍逐飞霰夺,惨淡仰见浮云定。

稍并日夜明相续,欲乱玄黄色交映。

丘陵迤逦增更高,市井喧卑听逾静。

包荒含垢似天德,履素居纯近民性。

可怜佳境浩无极,非有雄辞岂能咏。

匆忆避地歌其雱,携手驱车及宽政。

迩来盈尺亦何有,高卧闭门方自庆。

矧占丰岁宜九谷,重抑骄阳驱百病。

龙蛇在蛰莺在谷,与我俱欣四时正。

新诗翩翩摧古人,汝阴太守明廷臣。

侔色揣称笑流俗,与民乐赓阳春曲。

由来曲高和必寡,况我才居郢人下。

形式: 古风

去年对雪一首赠江十

去年对雪本忆梅,今年看梅更忆雪。

繁香浩色他日时,谁为年年剧胡越。

乃知古来人间世,十常八九不如意。

况我与君羁旅人,别多会少谁复计。

閒来看梅取一笑,对雪更作明年调。

形式: 古风

月夜

清风卷云天雨霜,众星灭没月腾光。

纷纭六幕含苍苍,莹如冰壶察毫芒。

太虚真人河汉旁,攀援桂枝曳霓裳。

紫贝为阙白玉堂,珠筵瑶席罗羽觞。

倚风微吟声抑扬,揖我起游谓我臧。

左骖蛟螭左凤凰,倏忽万里天路长。

尘埃下土殊茫茫,乐如何其乐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