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赞月林观禅师(其三)

与师曾结宿生因,一笑吴门二十春。

再见已忘标月指,无言可赞法王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我与老师曾有深厚的交往,那时我在吴门度过二十个春天。
如今重逢,已记不清当初指点明月的情景,面对老师的法王之身,我竟无言以赞。

注释

与师:与老师。
曾结宿:曾经有过深厚的交往。
生因:缘分。
一笑:欢笑。
吴门:苏州的别称,这里指作者所在的地方。
二十春:二十年的时光。
再见:再次相见。
已忘:已经忘记。
标月指:指点明月的动作,比喻智慧或指引。
无言:无法用言语表达。
可赞:可以赞美。
法王身:佛法中的至高境界,此处指老师的修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贵谦所作的《敬赞月林观禅师(其三)》。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禅师深厚的情感和敬仰。首句"与师曾结宿生因"回忆了与禅师过去的缘分,暗示着深厚的师徒情谊。"一笑吴门二十春"则描绘了两人共度的时光,时间跨度长达二十年,充满了欢笑与岁月的沉淀。

后两句"再见已忘标月指,无言可赞法王身"进一步深化了对禅师的敬仰。"标月指"通常用来比喻禅宗中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诲,诗人表示再次相见,禅师的智慧和佛法已经深深刻在自己心中,以至于言语无法表达赞美之情,只能以沉默来表达对禅师法身的敬畏和赞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洁,通过个人经历和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禅师的崇敬和对佛法的领悟,具有较高的禅意和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3)

陈贵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敬赞月林观禅师(其二)

传得西林夜半衣,解将铁笛逆风吹。

重重话堕全担荷,青出于蓝只自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大涤洞天留题(其二)

肩臂成洼古石存,雨乾不受野苔痕。

道人未用誇神力,自是山王不动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大涤洞天留题(其一)

天下有力可移山,底事秦鞭不作难。

我却笑渠精卫石,一生愁绝海漫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铁瓮洞

云端象鼻通,一瓮自冲融。

岂是乾坤小,当知造化工。

灵泉猿不饮,丹气鹤常充。

仙子乘鸾去,何年返故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