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白沙竹枝歌六首(其四)

东沿西溯浙江津,去去来来暮复晨。

上岸牵樯推稚子,隔船招手认乡人。

形式: 词牌: 竹枝

翻译

向东又向西,沿着浙江的渡口前进,
一日又一日,从傍晚到清晨,不断往返。

注释

东沿:向东行走。
西溯:向西溯流而上。
浙江津:浙江的渡口。
去去来来:频繁地来来往往。
暮复晨:从傍晚到清晨。
上岸:登上岸。
牵樯:拉着船绳。
推稚子:推送着小孩。
隔船:隔着船只。
招手:挥手示意。
认乡人:辨认乡亲。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旅途生活的诗句,通过动人的景象和生动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谊。诗中的“东沿西溯浙江津”表明行者在江南地区旅行,长江的水流不息,就像时间的流逝无常。而“去去来来暮复晨”则透露出旅途中日夜相继、不断重复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内心对时间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慨。

接下来的“上岸牵樯推稚子”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旅行者在岸边牵着小船的木柄(樯),推动船只,同时也可能是在照顾年幼的孩子。这种平凡而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情景,使人感受到诗人的亲切与温暖。

最后,“隔船招手认乡人”则是诗人在旅途中遇见同乡时,隔着船只挥手打招呼,以寻求那份归属感和乡土情。这不仅体现了对故土的眷恋,也展示了一种跨越距离的心灵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流露出诗人对于家乡的情感,以及旅途中对时间、空间和人际关系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过白沙竹枝歌六首(其三)

绝怜山崦两三家,不种香粳只种麻。

耕遍沿堤锄遍岭,都来能得几生涯。

形式: 词牌: 竹枝

过白沙竹枝歌六首(其二)

田亩浑无寸尺强,真成水国更山乡。

夹江黄去堤堤粟,一望青来谷谷桑。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阳]韵

过白沙竹枝歌六首(其一)

穹崖绝嶂入云天,乌鹊才飞半壁间。

远渚长汀草如积,牛羊须上最高山。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删]韵

过石塘

万石中通一线流,千盘百折过孤舟。

滩头未下人犹笑,下了滩头始觉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