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婴母(其十二)

瑶姬天镜若为情,心怯隋堤御史旌。

金锁不教留艳骨,琵琶何事更呼名。

桃花扇底私红拂,绛缕封边失玉京。

芗国不如归去好,断肠春在锦官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赤婴母(其十二)》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邝露所作。诗中以瑶姬、隋堤、御史旌、金锁、艳骨、琵琶、桃花扇、红拂、绛缕、玉京、芗国、断肠春和锦官城等意象,构建了一幅充满情感与历史韵味的画面。

首句“瑶姬天镜若为情”,瑶姬是古代神话中的仙女,此处借以象征女子的美丽与纯洁,而“天镜”则比喻女子如明镜般照见人心,暗示了情感的复杂与深邃。接下来,“心怯隋堤御史旌”一句,通过隋堤上的御史旌旗,暗示了女子内心的恐惧与不安,可能是因为某种外界的压力或指责。

“金锁不教留艳骨,琵琶何事更呼名”两句,金锁象征着束缚与限制,艳骨则是对女子美丽身姿的隐喻,琵琶的呼唤则可能代表了某种召唤或命运的安排。这两句表达了对女子命运的无奈与哀叹,以及对自由与美的渴望。

“桃花扇底私红拂,绛缕封边失玉京”中,桃花扇与红拂分别代表了爱情与背叛,绛缕与玉京则可能象征着身份与地位的丧失。这一联描绘了女子在情感与命运之间挣扎的情景,充满了悲剧色彩。

最后,“芗国不如归去好,断肠春在锦官城”两句,芗国可能是指女子心中的理想之地,而“断肠春”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哀愁。“锦官城”作为成都的别称,这里可能象征着繁华与现实。整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回归内心宁静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女子在复杂情感与命运压力下的挣扎与思考,以及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

收录诗词(267)

邝露(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仙花

谁殿湘沅九畹芳,蕙兰凋尽撷嫣香。

汉滨雪净明珰解,雒浦波微玉佩将。

桂女霓衣纷月户,灵娥锦瑟寄穷桑。

涂黄莫认梅花额,恐有瑶姬妒寿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游飞来憩和光洞寻五色榴花率尔忘归

七十二峰相对奇,绿潭疏影湛涟漪。

桂薰萧帝龙舒碣,竹采轩辕阮隃枝。

梅信先春传庾峤,潮痕经宿落天池。

酒酣偶失和光路,五色榴花不可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梁若木太史奉节还朝

太乙经秋驻赤霞,石渠开晓待皇华。

龙墀捧日翔仙掌,鳌禁含香识汉槎。

万里鹏溟遵六月,百蛮鸡诏散千家。

明春傥借书云笔,臣里杨庄莫漫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元日侍香山何夫子燕宝纶阁

平津东阁侍文雄,春转尧蓂一叶中。

献岁醁醽开白兽,后车云水叶非熊。

黄金未变千门柳,綵胜先驰五夜风。

谁掌丝纶歌九德,凤池清露湿兰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