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十五之夜月圆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海上晴云拥一规,盈当三五算无亏”,开篇即以“海上”、“晴云”、“一规”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壮阔的画面,暗示着十五之夜月圆如满盘,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完美画卷,没有丝毫的缺憾。
颔联“初窥枕簟凉先觉,渐转梧桐影不知”,进一步刻画了月光带来的清凉感和光影的变化。月光初照,便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的凉意;随着月轮的转动,梧桐树影在地面缓缓移动,诗人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沉浸在月色之中。
颈联“皓魄满天呈彩夕,秋阳入地藉光时”,将月光与夕阳、秋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皓白的月光洒满天空,为夜晚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而秋阳虽已隐入地平线,但其余晖仍通过月光得以延续,赋予大地温暖的光辉。
尾联“狂歌欲向清虚问,兀坐孤停李白卮”,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感慨与思考。他想要高声歌唱,向这清幽的虚空提问,或许是在思考人生、宇宙的奥秘,或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诗人以“孤停李白卮”自比,暗含着对古代诗人李白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这一刻的孤独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十五之夜月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