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

海上晴云拥一规,盈当三五算无亏。

初窥枕簟凉先觉,渐转梧桐影不知。

皓魄满天呈彩夕,秋阳入地藉光时。

狂歌欲向清虚问,兀坐孤停李白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十五之夜月圆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光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联“海上晴云拥一规,盈当三五算无亏”,开篇即以“海上”、“晴云”、“一规”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壮阔的画面,暗示着十五之夜月圆如满盘,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幅完美画卷,没有丝毫的缺憾。

颔联“初窥枕簟凉先觉,渐转梧桐影不知”,进一步刻画了月光带来的清凉感和光影的变化。月光初照,便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的凉意;随着月轮的转动,梧桐树影在地面缓缓移动,诗人似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沉浸在月色之中。

颈联“皓魄满天呈彩夕,秋阳入地藉光时”,将月光与夕阳、秋阳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既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皓白的月光洒满天空,为夜晚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而秋阳虽已隐入地平线,但其余晖仍通过月光得以延续,赋予大地温暖的光辉。

尾联“狂歌欲向清虚问,兀坐孤停李白卮”,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的感慨与思考。他想要高声歌唱,向这清幽的虚空提问,或许是在思考人生、宇宙的奥秘,或是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同时,诗人以“孤停李白卮”自比,暗含着对古代诗人李白的敬仰,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在这一刻的孤独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十五之夜月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独特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63)

谢承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雨中过徐氏园

宿酲连日未回醒,来坐清风孺子亭。

荐酒细浮寒菊艳,和羹新剪夜菘青。

重过不厌凌秋雨,良会休猜聚德星。

有客倚灯低度曲,知音谁解隔林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花朝日雪用韩子春雪诗韵

候愆徵叶咎,时稔问占谣。

北湿留终驳,南荣积遽销。

歌莺迟骋舌,舞蝶避争腰。

玉碎偏依树,绵飞不恋条。

湿轻茅护宇,泥薄路通桥。

水鸟来仍去,风帘定复摇。

痴情矜麦岁,恣态妒花朝。

传杏前村遍,随梅迥野飘。

瓮融俄彻璧,逵涣即藏绡。

当令东皇在,严威未用饶。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题画

悠然值林叟,忘机坐日西。

滩声与人语,相逐下前溪。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齐]韵

萧山

岸带青桑浦,江环绿筱湾。

小舤留不住,日昃过萧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