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其二)

北园荒草几经春,监国不亡国岂沦。

若究祸端肇亡国,九原应怨董夫人。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台湾竹枝词(其二)》由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通过借古喻今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首句“北园荒草几经春”,描绘了一幅荒凉景象,北园中长满了杂草,历经了多个春天的更迭,暗喻着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接着,“监国不亡国岂沦”一句,以“监国”代指国家的守护者或代理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即使在国家危难之时,仍有守护者存在,但国家并未因此而灭亡,引人深思。

“若究祸端肇亡国,九原应怨董夫人”则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国家衰败的原因。这里“董夫人”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个对国家有重大影响的人物,通过假设性的提问,诗人暗示了国家的衰败并非偶然,而是由某些关键人物的行为或决策所导致。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人物行为后果的反思与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场景的描绘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责任的严肃态度。它不仅是一首咏史之作,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隐喻和批评。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台湾竹枝词(其十)

竹子高高百尺幡,盂兰胜会话中原。

寻常一饭艰难甚,粱肉如山饷鬼门。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三十四)

晚凉新曲按琵琶,茉莉花开日已斜。

一担香风满城送,深宵散作助情花。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三十五)

半种花园半种田,儿家生计总由天。

楝花风后黄梅雨,满地珍珠不计钱。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三十二)

番檨花开又一年,不寒不暖早春天。

开正复喜开春宴,赢得诗狂更酒颠。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