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登海山亭望月

天风吹不休,潮势正郁勃。

峰头夜尤静,一上睇寥阔。

浑浑苍雾中,厌厌生残月。

蜃气相吞吐,水怪时出没。

凭视但无际,高歌惨不发。

苍茫自冥怀,懔栗复惊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宪噩的《夜登海山亭望月》描绘了夜晚在海边山亭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首句“天风吹不休”展现了海面的广阔与风力的强劲,潮水汹涌,气势磅礴。接着,“峰头夜尤静,一上睇寥阔”写出了山亭之上的宁静与视野的开阔,与下方的喧闹形成对比。

“浑浑苍雾中,厌厌生残月”描绘了月光透过迷蒙雾气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随后,“蜃气相吞吐,水怪时出没”则借蜃楼幻境和水中的奇异生物,增添了神秘色彩和想象空间。

诗人站在高处,感叹“凭视但无际”,表达了对大海无垠的敬畏与感慨。然而,面对这样的景象,“高歌惨不发”,内心的激荡使得歌声都无法释放出来。最后两句“苍茫自冥怀,懔栗复惊骨”直抒胸臆,诗人感到心境苍茫,既怀揣深沉的情感,又因自然的壮丽而心生敬畏,战栗不已。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山夜景,通过视听感受和内心体验,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383)

李宪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子乔自县中来言,书田单先生贫状,至食木叶,并邀各赋一首为赠

食尽门前树,先生空忍饥。

祗应到死日,始是不贫时。

古性原无怨,高情独有诗。

即今三日雪,坚卧又谁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积雨平度道中,先寄鸣九

长途亘方倦,积雨绵未歇。

滃然生湿云,望山正愁绝。

寂历荒店宿,徘徊孤驿发。

已揽晓衣重,未改午风热。

阻顺稍不惊,微劳足怡悦。

况与素心期,故人隔年别。

形式: 古风

雪后晚望,寄子起

风色向林际,冷吟还水边。

夕阳晴照雪,归鸟暮沈烟。

树远分高寺,山昏合冻天。

仍怀北城下,镫火独萧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题宋海客表兄村居

草屋依依八九间,豆棚瓜架映柴关。

新除空地拟栽竹,别起高斋为看山。

树里折回溪水远,窗前飞过野禽闲。

村南柳市春醪熟,时约邻翁与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