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李宪噩的《夜登海山亭望月》描绘了夜晚在海边山亭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首句“天风吹不休”展现了海面的广阔与风力的强劲,潮水汹涌,气势磅礴。接着,“峰头夜尤静,一上睇寥阔”写出了山亭之上的宁静与视野的开阔,与下方的喧闹形成对比。
“浑浑苍雾中,厌厌生残月”描绘了月光透过迷蒙雾气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略带凄凉的氛围。随后,“蜃气相吞吐,水怪时出没”则借蜃楼幻境和水中的奇异生物,增添了神秘色彩和想象空间。
诗人站在高处,感叹“凭视但无际”,表达了对大海无垠的敬畏与感慨。然而,面对这样的景象,“高歌惨不发”,内心的激荡使得歌声都无法释放出来。最后两句“苍茫自冥怀,懔栗复惊骨”直抒胸臆,诗人感到心境苍茫,既怀揣深沉的情感,又因自然的壮丽而心生敬畏,战栗不已。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海山夜景,通过视听感受和内心体验,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