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其三)

荒村人自乐,颇足平生心。

朝饭露葵熟,夜舂云谷深。

采山持野斧,射鸟入烟林。

谁见秋成事,愁蝉复怨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荒凉的村庄里人们自得其乐,足以满足一生的心愿。
早晨的饭食是露水滋养的葵菜,夜晚在深深的山谷中舂米磨谷。
他们拿着山间的斧头采集山货,射猎鸟儿进入烟雾缭绕的树林。
谁能看见秋天的丰收景象,只有愁苦的蝉鸣和哀怨的捣衣声相伴。

注释

荒村:偏远、荒凉的村庄。
自乐:自我满足,感到快乐。
颇足:相当足够。
平生心:一生的愿望或满足。
朝饭:早晨的饭食。
露葵:清晨的葵菜,指野生蔬菜。
夜舂:夜晚舂米。
云谷深:山谷深处。
采山:在山上采摘。
野斧:未经加工的斧头,指野外使用的工具。
射鸟:狩猎鸟类。
烟林:烟雾弥漫的森林。
秋成事:秋天的丰收。
愁蝉:哀愁的蝉鸣。
怨砧:哀怨的捣衣声,代指思念和劳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自给自足的乡村生活画面。"荒村人自乐",展现出村庄虽然荒僻,但村民生活却自得其乐,满足于朴素的生活。"朝饭露葵熟",早晨的餐食简单,以露水滋润的葵菜为食,显示出生活的自然与质朴。"夜舂云谷深",夜晚村民们在深深的山谷中舂米,劳动的场景宁静而有序。

诗人通过"采山持野斧,射鸟入烟林",描绘了村民们勤劳的农事活动和对自然的亲近,体现出他们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然而,最后一句"谁见秋成事,愁蝉复怨砧"则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忧虑,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丰收的喜悦被"愁蝉"和"怨砧"(哀怨的捣衣声)所打断,暗示着可能有人在外辛苦,家中妇人正在为远方的亲人赶制寒衣,引发思亲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宋代农村生活的恬静与艰辛,以及其中蕴含的人情味和家国之思。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白鹇

乔木暗青山,晴川下白鹇。

春云生岭上,积雪在嚣间。

绿草张新翳,柔冠总翠鬟。

时哉养文素,不是杂斑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立春在元日

新春与新岁,时候不相先。

未肯欺残腊,何曾占旧年。

缀条花剪綵,插户柳生烟。

独坐空山里,唯惊节物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任廷平归京

言之少室西,定陟轘辕险。

归心不避危,夕枕屡成魇。

秋声故苑空,野气荒陵掩。

独念京洛尘,曾将客衣染。

形式: 古风 押[俭]韵

任适尉乌程

俛作程乡尉,折腰还自甘。

卞峰晴照黛,霅水晓澄蓝。

葑上春田辟,芦中走吏参。

到时蘋叶长,柳恽在江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