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十一)

大无外,小无内。南来北来,东倒西擂。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山中九十日,云外几千年。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展开,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超脱的意境。"大无外,小无内",开篇即揭示了宇宙万物的无边界性,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存在着无限的可能性和广阔的空间。这种对宇宙本体的描述,体现了诗人对于世界本质的深刻洞察。

"南来北来,东倒西擂",则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时间与空间的流转,无论人们如何移动或变化,宇宙的规律始终不变。这种流动与不变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辩证理解。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进一步深化了对精神追求的理解。在佛教文化中,"佛"代表觉悟与智慧,"法"则是修行的路径。诗人强调的是超越形式化的追求,倡导一种内在的觉醒与自我实现,而非对外在教条的盲目依附。

"山中九十日,云外几千年",通过时间的对比,表达了对永恒与瞬间、有限与无限之间关系的思考。山中的九十日,是短暂的现实体验;而云外的几千年,则象征着更深远的时间维度和宇宙的广阔。这种对比,既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是对宇宙永恒的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刻地探讨了宇宙、时间和生命的本质,以及个体在其中的位置与追求,体现了宋代禅宗文化的精髓,以及诗人对于人生哲学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247)

释广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十二)

难难,几何般。易易,直下是。也不难,也不易。

常忆江南二三月,鹧鸪啼在深花里。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十三)

八月十五,月圆当户。撩起便行,掀翻露布。

长空云暗雨漫漫,一段光明无著处。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十四)

捻聚也在我,放开也在我。

三九二十七,菩提涅槃,真如解脱。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其十五)

巢知风,穴知雨。衲僧未学先知,净慈不敢相许。

发机须是千钧弩。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