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舌殷勤报晓晴,花梢做出百般声。
饶渠学遍山禽语,至竟何曾学得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山中景象。"百舌殷勤报晓晴,花梢做出百般声",这里“百舌”指的是鸟类,它们在清晨时分竞相呼叫,仿佛在传递着某种信息或喜悦,声音从花间发出,多变而又和谐。诗人通过这一细节,展现了春天大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接着,“饶渠学遍山禽语”一句,则表明诗人对这些鸟鸣声感兴趣,并试图模仿它们的声音。在“至竟何曾学得莺”中,诗人自谦自己虽然尝试学习,但终究没有学会像莺(一种鸟名)那般美妙的歌唱。这不仅显示了诗人的幽默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大自然深层次的欣赏和敬畏之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中鸟鸣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观察和感受,以及他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一春两脚滞东园,柳绊花牵不暂闲。
今日酽晴天气好,杖藜看水更看山。
海棠重叶更妖斜,青帝翻腾别一家。
格外出奇人不识,大红抹利小莲花。
海棠雨后不胜佳,子细看来不是花。
西子织成新样锦,清晨濯出锦江霞。
今岁春迟雨亦然,生愁无水打秧田。
不消三日如麻脚,线样溪流浪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