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山

散策南山下,逶迤登石桥。

五涉曲涧水,两山郁岧峣。

夤缘度绝壁,攀萝俯山椒。

悬瀑泻层崖,冰华垂空飘。

盘纡上石磴,天梯飐回飙。

厕足得平地,耸身凌丹霄。

入谷烟霞深,松竹声萧萧。

会当发天秘,剪此荆榛条。

结屋栖白云,览瞩千峰遥。

土沃既宜耕,山深仍可樵。

因之习天游,已足远世嚣。

悠然万物表,我隐谁能招。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黄镇成的《石桥山》描绘了作者在南山下的闲适漫步与登山之旅。首句“散策南山下”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态,随后“逶迤登石桥”点出游览的地点和路径。行至涧水边,“五涉曲涧水”显现出山水之间的曲折与趣味。

“两山郁岧峣”描绘了山势的峻峭与秀美,而“夤缘度绝壁,攀萝俯山椒”则刻画了攀登过程中的艰辛与乐趣,通过“悬瀑泻层崖,冰华垂空飘”进一步渲染了山景的壮丽,瀑布如练,冰晶耀眼。

诗人继续攀登,仿佛踏上了“天梯”,“盘纡上石磴”形象生动。到达山顶后,“厕足得平地,耸身凌丹霄”表达了征服高峰的成就感。在山谷深处,烟霞缭绕,松竹声声,诗人期待揭示自然的奥秘,并计划在此筑屋隐居,远离尘世喧嚣。

诗中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既适宜耕作又可伐木,这样的生活让他得以“习天游”,远离世俗的纷扰。最后两句“悠然万物表,我隐谁能招”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自由自在的生活理想,以及无人能及的隐逸心境。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石桥山的景色,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298)

黄镇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 号:存存子
  • 籍贯:紫云山
  • 生卒年:1287-1362

相关古诗词

谢家山

结庐在南田,已辞城郭欢。

山水未幽深,拟谋泉石间。

野父导我行,同登谢家山。

缘溪入深窈,绝磴穷跻攀。

凭虚横鸟道,高回白云关。

下瞰飞瀑流,倚杖听潺湲。

良畴忽衍旷,阳坡冬不寒。

盘旋得幽谷,外密仍中宽。

松根有茯苓,竹本易成竿。

愿与同心人,筑茅栖烟峦。

去市十里许,尘氛无能干。

食力中无惭,傲然身世安。

形式: 古风

腊月过里敦田舍

天高北风寒,日薄岁云暮。

衰年畏奔走,乃复在途路。

山村投寓舍,所历遇亲故。

具言违别久,相问未知处。

兹晨丧乱中,讵意忽欢聚。

留客坐西窗,呼儿忙治具。

家酿熟未篘,旧醅邻所助。

笋蔌杂梅䕩,火豆连蔬茹。

惭愧齿牙疏,杯盘宜我恕。

鸡肥割黄膏,苦劝频下箸。

杂坐同几席,谁能嗔礼数。

翁年当自宽,鄙野得真趣。

所愿息兵甲,田里无征赋。

借屋傍流泉,从子山中住。

形式: 古风

避地椒历

邻家急相报,且往椒历山。

登陟如猿猱,合沓同跻攀。

远近火烟起,指点望城间。

椒历不可住,迫晚登孱颜。

夜宿草树中,露下山气寒。

形式: 古风

三郎山

晓度三郎山,云深径盘湿。

斜迤下阳坡,人牛竞来集。

汲泉吹野火,煮饭分馀汁。

扶难感藜杖,欹倒仅能及。

行行不可望,危峰倚天立。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