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其一)题徐菊农观察珠江载月图,即以录别

问珠娘、眉弯秋色,一船能载多少。

蜃窗六曲灯如水,赚得鸳魂红笑。歌乍袅。

也略似吴阊,略似秦淮好。潮生玳瑁。

有海气沾衣,花光隐槛,扶醉上楼了。

徐凝句,记取花田鸿爪。湾头艇子摇到。

发香酥透梅边梦,忍负情波双棹。潘鬓悄。

甚卧酒吞花,惹阕闲鸥恼。旗亭画稿。

怅明日离筵,海幢寺下,钟韵咽林杪。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珠江月色下的美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问珠娘的娇媚与情感。"眉弯秋色"形象地写出女子的秀美,"一船能载多少"则暗示了情感的深沉。"蜃窗六曲灯如水"运用比喻,灯光倒映在江面,如同梦幻般的景象,吸引了鸳鸯般的情侣欢笑。接下来,词人将珠江与吴阊、秦淮的繁华相提并论,赞美其美景。

"潮生玳瑁"描绘了潮水涌动的动态画面,海气与花光交织,烘托出醉人的氛围。"徐凝句,记取花田鸿爪"引用典故,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湾头艇子摇到",轻舟荡漾,带走了梦境和情感。"发香酥透梅边梦"进一步渲染了女子的柔情,而"潘鬓悄"则暗示了时光流逝,青春易逝。

词的结尾部分,词人借"甚卧酒吞花,惹阕闲鸥恼"表达了离别之际的无奈与感伤,以及对未来的怅惘。"旗亭画稿"象征着记忆中的美好,而"海幢寺下,钟韵咽林杪"则以钟声的消逝,预示着离别的哀愁。整体上,这首词以景抒情,情感丰富,展现了词人对珠江月色的独特感受和离别的深深留恋。

收录诗词(467)

程颂万(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其二)十月二十七夕珠江录别,为菊农赋

罥今宵、四厢花影,层层低拂浓绣。

赚君来是珠江水,又到送君时候。珠泪有。

怕一样啼多,减了鲛人瘦。灯魂红骤。

怪点屟身轻,扶梯手涩,两两断肠够。

天涯别,第一莫嫌中酒。梅边月姊私咒。

楼阑百尺兜人住,也要片时将就。相记否。

记那夕提鞋,那夕双携手。抵鬟亸袖。

恁背语琵琶,潮生月堕,耐得五更久。

形式:

小楼连苑.白海棠

倩魂飞向人间,满身都带蓬莱雪。

瑶台半倚,花瓷小种,洗妆无力。

西府藏娇,东皇试剪,妒他颜色。

想缟衣妃子,茜裙犹在,压损了,留仙褶。

吹瘦东风凉白。一枝枝、是侬愁魄。

柔香腻粉,三分成梦,七分成月。

却厌人家,几枝红烛,照侬今夕。

问沉香昨夜,可能同梦,梅花消息。

形式:

满庭芳.寿姚芷陔通守母夫人八十

爵献垣平,枕扶仙岱,娇春不锁蓬莱。

天吴驱海,倾作寿筵杯。

镌遍翠妫苕玉,江皋佩、彩眩珠胎。

翠衣斓,湘天画轼,谐凤下琴台。

曼寿兰亭初禊,人思滂母,史颂斑才。

轶古稀灵算,九九图开。

玉笛落梅声碎,雏鸾舞、齐向瑶阶。

欣重荷,万年恩湛,鸯诰圣人裁。

形式:

多丽.瀛洲雨集连句

舣湘舟。春寒偏酿春愁。

又饧箫、数声吹哑,湿云低压红楼。

浪三篙、还停翠缆,帘一角、乍卷银钩。

锅惯销金,壶须买玉,几番拼典鹔鹴裘。

卿何事,不将春水,藏住两闲鸥。

浑只怪、旧游如梦,旧梦如沤。

指东阑、梨花开也,断魂人在瀛洲。

俏红鸳、瘦还禁雨,淡黄柳、病欲惊秋。

皂帽仓皇,青衫老大,等闲休负酒平瓯。

问海上、归来燕子,已有定巢。

还共祝,月移三影,水断双流。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