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品石

草没苔侵弃道周,误恩三品竟何酬。

国亡今日顽无耻,似为当年不与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荒草掩盖了废弃的道路四周,曾经的恩典三品如今又该如何报答?
国家已亡,现在的人们变得厚颜无耻,仿佛是为了当年没有参与密谋而感到庆幸

注释

苔侵:青苔侵蚀。
弃道:废弃的道路。
误恩:错误的恩惠,指非分的恩宠。
三品:古代官阶中的第三等级。
顽无耻:顽固且不知羞耻。
当年:过去。
不与谋:没有参与密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表达了对国家沦丧的哀叹和个人忠诚的坚持。诗中的“草没苔侵弃道周”描绘了一种荒废与毁坏的景象,反映出作者对于国土沦丧、道路破败的忧虑。“误恩三品竟何酬”则表达了个人对于国家的忠诚和报效之心,即便是身为高官,也不知如何向国家尽忠。

“国亡今日顽无耻,似为当年不与谋”两句深刻地抒发了诗人对国家灭亡的痛惜以及个人的无力感。这里的“顽无耻”指的是国家覆亡之时,个人无法做出任何改变,只能感到羞愧和悔恨。“似为当年不与谋”则是在反思,如果当初能够参与国家大计,或许能避免今日的悲剧。

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历史,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个人无力的深切感慨。王安石在诗中展现了他作为政治家的忠诚和责任,以及作为文学家的深刻内省。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上元夜戏作

马头乘兴尚谁先,曲巷横街一一穿。

尽道满城无国艳,不知朱户锁婵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与天骘宿清凉广惠僧舍

故人不惜马虺隤,许我年年一度来。

野馆萧条无准拟,与君封殖浪山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与北山道人

可惜昂藏一丈夫,生来不读半行书。

子云识字终投阁,幸是元无免破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与北山道人

莳果疏泉带浅山,柴门虽设要常关。

别开小径连松路,祗与邻僧约往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