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六十五首(其二十七)

一叶落,天下秋,南来北往竟悠悠。

一句通,万机息,上下四维无等匹。

西天人不会唐言,独坐少林痴面壁。

带累儿孙不丈夫,被人唤作白拈贼。

云门念七好参详,宝公不是闲和尚。

形式: 偈颂

翻译

一片叶子落下,宣告天下已入秋,南北奔波的人们漫无目的。
一旦领悟真理,世间万物皆静止,上至天,下至地,无人能及。
西方世界的修行者不懂唐朝的语言,独自在少林寺面壁冥思。
连累家人不算英雄,被人称为偷窃之人。
云门禅师参悟佛法深入,宝公并非无所事事的和尚。

注释

一叶:一片。
落:落下。
秋:秋天。
南来北往:从南到北,从北到南。
悠悠:漫无目的。
通:领悟。
万机:世间万物。
息:停止。
等匹:无人能及。
西天人:西方修行者。
唐言:唐朝的语言。
独坐:独自坐着。
痴面壁:专心致志地面对墙壁思考。
带累:连累。
儿孙:子孙后代。
丈夫:英雄。
白拈贼:偷窃之人。
云门念七:云门禅师参禅。
好参详:深入研究。
宝公:宝公(指某位和尚)。
闲和尚:无所事事的和尚。

鉴赏

这首宋朝时期的禅宗偈颂,由释咸杰所作,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哲理。"一叶落,天下秋"描绘出秋天到来的景象,象征着世间万物随季节变迁,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南来北往竟悠悠"则寓言人生的漂泊不定和时间的流逝。

"一句通,万机息"强调智慧的洞见能止息世间的纷扰,传达出佛法能带来内心的宁静和平静。"上下四维无等匹"进一步赞美佛法的广大无边,无人能及。

"西天人不会唐言,独坐少林痴面壁"借指修行者如少林寺的僧人,专心致志地修炼,不理会世俗语言,形象生动。"带累儿孙不丈夫,被人唤作白拈贼"批评那些因执着于世俗名利而忽视修行的人,认为他们缺乏大丈夫气概。

"云门念七好参详,宝公不是闲和尚"提到云门宗和宝公这样的高僧,他们在禅修中深入思考,而非无所事事。最后,通过对比,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与禅师们的专注与追求。

整首诗以禅宗的视角,揭示了人生、修行与智慧的关系,体现了佛教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解脱的追求。

收录诗词(129)

释咸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颂六十五首(其二十六)

月生一,万像不能逃影质。

月生二,东行不见西行利。

月生三,无言童子口喃喃。

形式: 偈颂

偈颂六十五首(其二十五)

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希有诸比丘,是中难比况。

形式: 偈颂

偈颂六十五首(其二十四)

诸佛不说说,祖师不闻闻。

留下一转语,千古镇乾坤。

形式: 偈颂

偈颂六十五首(其二十三)

因我得礼你,穷源亲到底。

礼拜了烧香,自倒还自起。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