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司训集美手卷

纱厨髹几净无埃,宝篆清香锦帙开。

墨迹远从先世得,诗筒多自翰林来。

青毡旧是传家物,大手真成补衮才。

珍重平泉佳草木,百年留与子孙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书房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家族传承的意味。

首句“纱厨髹几净无埃”,以“纱厨”和“髹几”描绘了书房的精致与洁净,暗示主人对环境的高雅品味。“净无埃”则强调了书房的整洁,为后续的描述奠定了基础。

“宝篆清香锦帙开”一句,通过“宝篆”和“清香”展现了书房中珍贵的香料和书籍,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锦帙开”则形象地描绘了打开书籍的情景,预示着知识的开启与探索。

接下来,“墨迹远从先世得,诗筒多自翰林来”两句,通过“墨迹”和“诗筒”的传承,表达了对家族文化和知识传统的尊重与继承。这里不仅提到了先辈的智慧,也暗示了后人对前辈成就的敬仰与追求。

“青毡旧是传家物,大手真成补衮才”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书房中的物品与家族荣誉相联系,强调了这些物品不仅仅是物质财富,更是家族精神和文化价值的象征。“大手”一词,既是对前人才华的赞美,也是对后人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期许。

最后,“珍重平泉佳草木,百年留与子孙培”两句,以自然界的草木比喻家族文化的传承,寓意深厚。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赏,更是对家族文化得以延续、子孙后代得以学习和发展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书房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家族传承、文化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知识、文化、家族传统的珍视与传承之心。

收录诗词(446)

邓林(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漳州关通判

禁钟声里五更残,鸣佩曾联玉笋班。

老我作官鱼上竹,多君判郡笔移山。

黄金已尽难为客,旧学相推祇厚颜。

会别匆匆情未已,承恩□长□南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琴书适兴轩为梁仲高赋

几上横琴架上书,问君清兴果何如。

香寒宝篆歌吟罢,日转湘帘讲论馀。

竹所有时眠短榻,柴门长日掩閒居。

寄题难尽轩中意,聊记江湖赋面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壶山读书岩二首为庠友梁柱赋(其一)

羊城僻地筑幽居,幸得壶山仅亩馀。

苔径不嫌车马迹,芸窗常对圣贤书。

吾伊声歇犹思索,灯火光残尚卷舒。

经济学成当大用,问君出处意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壶山读书岩二首为庠友梁柱赋(其二)

壶山分得半岩青,小筑藏书宕数楹。

云絮晚凉当户落,苔花晴润傍琴生。

光阴莫放闲中过,学业偏于静里成。

千载匡庐与长白,他年期汝继芳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