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南县旱祷于沈公石室有感

黑云童童起东麓,俄顷狂风捲茆屋。

黄昏雨势尽连山,入县滂沱四更足。

去年八月蝗虫多,今年奈此潦涨何。

方当饥馑复忧旱,蛮老惟共寻干戈。

谣言诞漫俱难听,群吏询谋起余病。

沈公遗迹在前山,有念叩之无不应。

我穷落此荒隅中,岂意神交得沈公。

愿香未息甘霖注,如此嘉惠惭何功。

岩前古祠空馀窍,我欲题诗沈公笑。

至人应物自无心,归路联翩月相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龙南县遭遇旱灾的情景,诗人陈泰在沈公石室祈祷甘霖降下。首句"黑云童童起东麓"以乌云密布的景象开篇,暗示风雨欲来;"俄顷狂风捲茆屋"则写出风势之猛烈。接着,"黄昏雨势尽连山,入县滂沱四更足"描述了大雨如注的场景,反映出旱情的严重。

诗中提到去年的蝗灾和今年的涝灾,诗人忧虑百姓的生计,"饥馑复忧旱"道出了民众的双重困境。"蛮老惟共寻干戈"暗指战乱可能因灾荒而起,社会动荡不安。面对这样的局面,"谣言诞漫俱难听,群吏询谋起余病"表达了对流言蜚语和官府应对的疑虑。

然而,诗人转而寄希望于沈公的庇佑,"沈公遗迹在前山,有念叩之无不应",表达对沈公的敬仰和祈求。诗人感叹自己身处荒僻之地,却能与沈公精神相通,"神交得沈公",感到意外的慰藉。最后,"愿香未息甘霖注,如此嘉惠惭何功"表达了对沈公赐予的恩惠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无以为报的谦逊。

尾联"岩前古祠空馀窍,我欲题诗沈公笑",诗人想在沈公祠堂留下自己的诗句,但又觉得沈公无心于世事,只有明月相伴,"至人应物自无心,归路联翩月相照",以月光映照归途,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对沈公精神的领悟。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超然力量的向往。

收录诗词(104)

陈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游学李生

隙光渐暗云垂垂,啾啁冻雀黄桑枝。

铜垆茗碗共危坐,敲冰作雪庐陵诗。

门前沧浪江水浊,门前新丰市酤薄。

明朝南陵有新作,天台故人待高阁。

形式: 古风

周溪南诸公游龙湖时予以病不偕和溪南韵

我家衡门接遥碧,曾约溪南蜡双屐。

花时不往今已秋,缥缈望君空伫立。

山非弃人人弃山,三百六旬何时閒。

风吹岩瀑洒飞雪,羡君此日超人寰。

溪南英姿古仙客,更许龙湖弄明月。

雷公雨师莫久留,白石清泉吾欲得。

形式: 古风

赠孟守容斋

汉世循良谁与俦,孟舒素业传吾侯。

云阳久矣无善治,高者惨刻卑贪偷。

诗书大体厌迂阔,几阁细故穷咨诹。

差科无常板籍废,纪纲攸斁衣冠羞。

更张治可用重法,如病沉痼今公瘳。

七年府推芋魁饭,昔似皋陶今郑产。

吏畏蒲鞭祝颂稀,民思襦裤吁来晚。

薄俗方知德化尊,老成依旧典刑存。

山中幸有宽閒野,归种甘棠蔽子孙。

形式: 古风

万里行

恨身不及生北方,出门万里无赢粮。

饥鹰志岂在狐兔,日暮啄雪犹徬徨。

早年结束耻游侠,绝处季孟并李阳。

摴蒱又不学刘毅,百万一掷生辉光。

纵鳞暂脱骑鲸势,弱羽徒干荐鹗章。

门下虽通齐相国,马前难拜北平王。

归来把镜但搔首,科斗虫鱼负君久。

金章一笑雷电奔,我岂终身合钳口。

锦嫣鸭绿芙蓉秋,?船卷月秦姬楼。

蛾眉为我歌,世事何必愁。

东边日出西边没,南北生人俱白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