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匡人不识夫子,往往发其笥中。
但有深衣古履,元无宝玉大弓。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才华不被世人认识的感慨。诗中“匡人不识夫子”直接表达了这种情感,“夫子”在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即认为自己的才能如同孔夫子的道德和学问一样深奥,却未能为当时的人所理解。
“往往发其笥中”则是说诗人的珍贵之物(比喻自己的才华)常被埋藏,不为人知。这里的“笥”是一种古代存放衣物或其他私人物品的器具,暗示诗人内心的隐秘与不为外界所了解。
接下来的两句“但有深衣古履,元无宝玉大弓”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清贫和淡泊。诗人虽然拥有深厚的学问(衣)和古老的修养(履),却没有世俗眼中的宝贵之物如珠玉,也不追求那些外在的荣华如大弓。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内在价值与外界认知之间差距的感慨,以及他个人对于名利的超脱态度。这种情感和态度,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非常常见,他们往往将个人的修养和才华视作最高的财富,而不以物质富贵为荣。
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
吾今垂老示疾,君昔与人作缘。
尚能续华佗传,何敢负宋清钱。
老去具一只眼,向来隔几重膜。
尽见夫子宗庙,遍观弥勒楼阁。
坐井成小眼孔,面壁得大医王。
净洗三生热恼,不烦一服清凉。
默默回光反照,津津勿药有喜。
八荒入吾闼中,四海在我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