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

此身无百年,此名足千古。

嗟嗟时世人,役役何其苦!

既已美田庐,亦复荣簪组。

妻妾列鸳鸯,童仆豢狼虎。

顾盼亦足豪,乡邻谁与偶?

以此为盛名,其实亦何取!

海上无金丹,肉皮囊易腐。

功名富贵身,北邙一抔土?

况是膝下儿,昏昏愚且鲁。

有酒饮则狂,无书医不愈。

生儿永令名,翻以玷父祖。

人各有此忧,胡不以德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感时》,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诗开篇即以“此身无百年,此名足千古”两句,揭示了生命的短暂与名声的永恒之间的对比,引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接着,“嗟嗟时世人,役役何其苦!”一句,感叹于世人的忙碌与辛劳,却往往在追求功名利禄的过程中迷失自我,陷入无尽的劳碌之中。

随后,诗人通过“既已美田庐,亦复荣簪组。妻妾列鸳鸯,童仆豢狼虎。”描绘了一幅看似光鲜亮丽,实则充满矛盾的生活图景。一方面,人们拥有舒适的住所、显赫的地位、和睦的家庭,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不得不面对内心的空虚、道德的沦丧以及人际关系的复杂。这种表面上的繁荣与内在的痛苦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

“顾盼亦足豪,乡邻谁与偶?”一句进一步强调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孤独感,即使在看似繁华的生活中,也难以找到真正的知音或共鸣。这种孤独感不仅限于个人层面,也反映了社会整体的疏离与冷漠。

最后,“以此为盛名,其实亦何取!”诗人对功名富贵的价值提出了质疑,指出这些外在的成就并不能真正带来内心的满足与幸福。他以“海上无金丹,肉皮囊易腐。功名富贵身,北邙一抔土?”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物质财富与名誉最终都将归于尘土,无法永恒。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子女教育的担忧,指出如果子女愚昧无知,不仅会给自己带来困扰,还可能因自己的错误而损害家族名誉。“生儿永令名,翻以玷父祖。”这一句表达了对后代教育的重视,以及对家族荣誉的珍视。

“人各有此忧,胡不以德补?”诗人在此提出,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忧虑,但可以通过提升个人品德来弥补这些忧虑。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呼吁,也是对社会道德风气的期待。

综上所述,《感时》一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感知和对人性本质的深刻理解。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批判,也有对未来的希望,体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收录诗词(1098)

许南英(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妃墓(其一)

海山无处窜天潢,果尔王亡妾亦亡。

同日雉经完晚节,有星鱼贯照新昌。

蘋蘩合附孤忠荐,碑碣犹留十字香。

监国夫人坟在否?凄凉洲尾吊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五妃墓(其二)

伤心澎海竖降旗,誓死齐听绝命词。

赤祚遗藩终草莽,朱家无地葬胭脂!

天亡经、塽留孤岛,人似英皇泣九疑。

凄绝万千新故鬼,月残听唱九池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郭士梯感怀原韵(其一)

知我何如我自知,空山岁月任栖迟!

江淹未老才如尽,李广无侯数本奇。

相与交游初舞勺,纵谈身世每倾卮。

可怜君亦如飞鸟,绕树回环未有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郭士梯感怀原韵(其二)

本来名士不求知,疏懒如云出岫迟。

人到忘贫无异富。诗能不俗便称奇。

有才何必名登榜,无累依然酒满卮。

试看东风花历乱,落红偏是最高枝!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