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种德勤穮蓘,终能穫岁康。
经传韦氏业,善著郑公乡。
议论参诸老,功名付二郎。
美哉天目水,流作庆源长。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周密为悼念友人吴承务所作。诗中以“种德勤穮蓘”开篇,寓意着吴承务生前致力于道德修养与学问积累,如同播种希望之种,终将收获丰盈的岁月安康。接着,“经传韦氏业,善著郑公乡”,赞扬了吴承务在学术上的成就,不仅精通经典,还以其善行闻名于郑公乡,体现了他不仅在学识上有深厚的造诣,更在道德品质上有着卓越的表现。
“议论参诸老,功名付二郎”,则表达了对吴承务在学术讨论和交流中与前辈大师并肩,以及对其后辈的提携之意。这里的“二郎”可能是指他的子嗣或继承者,暗示了吴承务的学术与美德将通过他们得以传承发扬。
最后,“美哉天目水,流作庆源长”,以自然界的美景——天目山的流水,象征着吴承务的生命与精神如同这不息的水流,为后世带来无尽的祝福与庆贺,寓意着他的影响深远且长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承务生平事迹的回顾与赞美,展现了他对社会的贡献、对学问的追求以及对后人的影响,充满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与敬仰之情。
不详
又号四水潜夫、、华不注山人,南宋词人、文学家。祖籍济南,流寓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德右间为义乌县(今年内属浙江)令。入元隐居不仕。自号四水潜夫。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弃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其词远祖清真,近法姜夔,风格清雅秀润,与吴文英并称“二窗”,词集名《频洲渔笛谱》、《草窗词》
道义真堪贵,弓旌不受招。
五全洪范福,四见太平朝。
问绝趋庭对,愁闻祖道箫。
哀荣无一憾,丰碣在山椒。
少不如人奈老何,早衰多病鬓双皤。
无亲可共耕绵上,有子堪同读善和。
妄想不生骑鹤梦,高情时有饭牛歌。
钓游闲事无人见,长剪渔竿短结莎。
梦里区区较短长,鸡虫得失最堪伤。
不知贞观凌烟阁,何似南柯审雨堂。
暮四朝三齐得丧,左蛮右触几兴亡。
正须痛饮中山酒,细读南华第二章。
枕上鸣鸠唤晓晴,绿杨门巷卖花声。
探芳走马人虽老,岁岁东风二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