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德麟自中卢游灵溪记事(其二)

青溪翠壁泻琮琤,洞府犹传鬼谷名。

幸有六经堪送老,不思唇舌慕从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青溪的碧绿山壁上流水声清脆悦耳,仿佛洞穴府邸还留有鬼谷子的名声。
庆幸还有六经可以陪伴我度过晚年,不再向往那些唇枪舌剑的纵横捭阖。

注释

翠壁:青翠的山壁。
琮琤:形容水流清脆的声音。
洞府:指山洞或隐秘的住所。
六经:儒家经典著作,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
送老:度过晚年。
唇舌:比喻言辞争辩。
慕从横:向往纵横捭阖的权谋之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所作,名为《从德麟自中卢游灵溪记事(其二)》。诗中的意境和语言都极富表现力,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首句“青溪翠壁泻琮琤”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青溪”指的是清澈的溪流,“翠壁”则形容周遭的绿色岩石,两者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片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泻琮琤"用来形容溪水潺潺的声音,这个词语本身就有着流动之美,更增添了画面动感。

次句“洞府犹传鬼谷名”则引出了诗中的历史文化元素。“洞府”指的是山中古老的建筑或隐士所居之地,而“鬼谷”则是一处名胜,通常与神话故事联系在一起。这里说它“犹传”,表明这个地方的名字和故事至今仍被人们所铭记。

第三句“幸有六经堪送老”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珍视之情。“六经”通常指的是儒家经典中的《易》、《书》、《诗》、《春秋》、《礼》和《乐》,在这里可能是泛指古代文献或文化知识。"堪送老"则表明这些文化遗产能够陪伴一生,直到晚年。

末句“不思唇舌慕从横”透露了诗人对言语的态度。“不思”意味着没有多余的思考,“唇舌”指的是日常的言谈,而“慕从横”则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宁愿追随内心的冲动和热爱,而不是被世间琐碎的话语所束缚。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历史文化传承以及个人情感态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从德麟自中卢游灵溪记事(其一)

各执梅枝不执鞭,涉溪穿竹过林烟。

景纯梦里经行处,直到青溪古洞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从德麟自中卢游灵溪记事(其三)

裂崖泉射便成溪,溪畔虚岩匹练垂。

玉溅珠跳千仞底,阴阴众木媚清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王子立寄三绝句云常诣夏颐吉卜云宜见君子子立作诗廌次韵(其三)

三首新诗慰病躯,万金何必是家书。

隔年已有游嵩约,玉趾何时过敝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王子立寄三绝句云常诣夏颐吉卜云宜见君子子立作诗廌次韵(其一)

久依凤翼与龙鳞,万里青云可致身。

圣主求贤如不及,夜光岂复怒无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