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示病妇

索乳娇雏怯易惊,悄垂疏箔掩疏檠。

浅杯难破深宵寂,一蟀能催露竹声。

叶尽风欺群木瘦,潮回月碇大江平。

好持寸念归沈漠,马磨牛衣有夙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病妇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细腻的观察。

首联“索乳娇雏怯易惊,悄垂疏箔掩疏檠”,以“索乳娇雏”比喻病妇,表现其柔弱与敏感;“怯易惊”则暗示了内心的不安与恐惧。“悄垂疏箔掩疏檠”描绘了病妇轻轻放下帘子,遮挡窗外的景象,既保护自己免受外界干扰,也反映了她对外界事物的避讳与自我封闭。

颔联“浅杯难破深宵寂,一蟀能催露竹声”,通过“浅杯”与“深宵寂”的对比,强调了病妇在寂静夜晚的孤独与无助感。而“一蟀能催露竹声”则以昆虫的鸣叫打破寂静,象征着自然界的生机与病妇内心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颈联“叶尽风欺群木瘦,潮回月碇大江平”,描绘了秋日景象,落叶被风吹拂,树木显得瘦削,江面在月光下平静如镜。这一景象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也隐喻了人生的沧桑与变化,以及病妇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尾联“好持寸念归沈漠,马磨牛衣有夙生”,表达了病妇希望借助微小的思念,回归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如同马磨牛衣中的老者,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拥有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接纳。这句诗体现了病妇在困境中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展现出一种超脱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病妇在病痛中的孤独、渴望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逆境中寻求心灵寄托的坚韧与智慧。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论古画梅家得二十四章(其一)

烟雨沄澜丘壑奇,却收浪墨入寒枝。

华光楼阁冰天月,曾照春人蜕玉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论古画梅家得二十四章(其二)

不阿权贵学逃禅,兀傲蟠胸祇自怜。

十丈萧州苍藓树,更谁倚管吊游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论古画梅家得二十四章(其三)

竹林小阮亦高孤,家法能参水墨图。

我慕临川贤宅相,别开生面得春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论古画梅家得二十四章(其四)

李君真态受天奇,别派江西画等诗。

何似吴阊忠靖刻,剑池寒籁飒高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