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舜钦所作的《过泗水》。诗中描绘了诗人经过泗水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也有对自然景色与内心平静的描绘。
首句“五年六经此”,诗人以“五年”概括了过往的时间,以“六经”象征着学问或经历,表达了在这段时间里,他经历了许多事情,学到了不少知识。接着“仰首叹劳生”,诗人抬头望天,感叹人生的辛劳和不易,流露出对生命短暂与艰辛的深刻体会。
“山是往时色,人皆今日情。”这两句对比鲜明,山川依旧,但人事已非。山的颜色还是过去的样子,但人们的心情却已经不同。这里蕴含着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变化。
“机心去国少,尘眼向淮明。”“机心”指机巧的心计,“去国”指离开国家或故乡,“尘眼”比喻世俗的眼光。“机心去国少”意味着诗人减少了一些世俗的计较和功利之心,更加远离了尘嚣;“尘眼向淮明”则表示他对淮水之畔的景象有了更清澈的认识,心灵得到了净化。
“物理吾俱晓,漂流安足惊。”“物理”指的是事物的道理或规律,“吾俱晓”表明诗人对世间万物的道理都有所了解,而“漂流安足惊”则是说面对生活的起伏和变化,诗人已经能够泰然处之,不再感到惊恐或不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以及在历经岁月洗礼后,心灵得到升华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