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衮臣挽诗二首(其一)

轩冕初期咳唾收,一官白首叹淹留。

已嗟游宦骞腾晚,遽遣功名取次休。

中寿不令周甲子,遗编曾拟传春秋。

未应埋没随黄壤,定作骑鲸汗漫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在仕途初期就显露出才华,但直到白头还在感叹滞留不前。
已经感叹仕途奔波太晚,突然间决定不再追求功名。
寿命未到古稀之年,原本还想写下历史巨著。
不应默默无闻地死去,定会像乘鲸遨游般留下传奇。

注释

轩冕:仕途、官位。
初期:开始阶段。
咳唾:比喻轻易取得成就。
淹留:长久停留,滞留。
游宦:四处做官。
骞腾:升迁、飞腾。
遽:突然。
取次:随便、草率。
周甲子:古时指人活到八十一岁。
遗编:遗留的手稿、著作。
春秋:史书,这里指撰写历史。
埋没:被埋没,不为人知。
黄壤:黄土,指死亡。
骑鲸:神话中的壮举,象征豪迈的旅程。
汗漫游:漫游,形容自由自在的旅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协为邵衮臣所作的挽诗之一,表达了对逝者早年仕途坎坷、晚年感叹滞留官场的感慨。首句“轩冕初期咳唾收”描绘了邵衮臣初入仕途时的豪情与期待,但接下来的“一官白首叹淹留”则揭示了他长期未能晋升,岁月蹉跎的无奈。诗人惋惜他的仕途升迁迟缓,“已嗟游宦骞腾晚”,并感叹他的功名事业似乎也未能如愿,“遽遣功名取次休”。

“中寿不令周甲子”表达了对邵衮臣寿命未达古稀之年的遗憾,而“遗编曾拟传春秋”则称赞他在有限的时间里仍有著述之心,试图留下历史记录。最后两句“未应埋没随黄壤,定作骑鲸汗漫游”寄寓了对逝者的期许,希望他的精神不会被遗忘,而是如同骑鲸遨游般在文学或思想领域继续流传。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充满哲思的挽诗,既表达了对故人的哀悼,又寄托了对其人品和才学的敬仰。

收录诗词(222)

曾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著名宋朝官吏。曾肇之孙。曾巩之侄孙。宋绍兴年间,举进士不第,以荫授长兴、迁嵊县丞,继为镇江、临安通判。孝宗乾道七年(1171)知吉州,改抚州(《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五四、五五),终知永州(今湖南零陵)。乾道九年(1173)卒。善诗文。世称“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敦)

  • 号:云庄
  • 籍贯:南丰(今属江西省)
  • 生卒年:?-1173

相关古诗词

陈晞颜董漕湖南过零陵用简斋韵见赠次韵谢之又赋一篇述怀(其二)

平生志不在赢馀,久拟挥毫赋遂初。

莫问倚墙空甔石,但令盈几足琴书。

幸存茅屋幽堪隐,况有清溪近可渔。

剩欲抽簪访松菊,要凭突兀看扶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陈晞颜董漕湖南过零陵用简斋韵见赠次韵谢之又赋一篇述怀(其一)

笔到钟王意有馀,诗章高古过黄初。

班行未上论思地,远使聊宣宽大书。

乞与丰年均饱煖,更申严令绝侵渔。

肯迂使节存支郡,咫尺犹嫌会面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王雅州见赠

怀人俄复几春秋,三舍相望见末由。

千骑前驱催首路,九重侧席纳嘉谋。

茅茨至陋何堪顾,蘋藻虽微尚可羞。

准拟扫除迎上客,玉蕤阴底列觥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和史志道侍郎(其三)

兴来小渡唤方舟,霁色天教足胜游。

但觉赏心追昔事,不知飞诏下皇州。

班行便觉九天近,登览何辞一日留。

悬想他时百僚上,亦思清景几回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