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杨奏瑟的《山行》描绘了登山者在山中行走的场景。首句“登山蹴云飞”形象生动,犹如踏着云雾疾行,展现了登山者的轻快与豪迈。接着,“便欲乘云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超脱尘世的渴望。
然而,白云并未如愿陪伴,反而先行消失在岩巅的树梢之上,寓意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白云不相待,先出岩巅树”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失落感。接下来,“云行但向风”暗示了云彩随风而动,自在无拘,而诗人“我行犹窘步”则揭示了自己行动上的艰难与缓慢。
最后两句,“独立倚半山,缓缓江村暮”,诗人独自站在半山腰,望着夕阳下的江村,心境显得孤独而宁静,也透露出一种淡然接受生活节奏的变化,享受这份静谧的山间黄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登山的意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超脱世俗的愿望,以及面对现实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