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茅观右辟禅居,脩竹长松画不如。
佛阁倚天尘世少,僧窗留月镜台虚。
淡烟翠霭无还有,苍狗浮云捲复舒。
却笑无心来出岫,为寻真境藉肩舆。
此诗描绘了一处隐逸的禅居之所,位于三茅观右侧,环境清幽,竹木葱郁,仿佛画卷般美丽。佛阁高耸,与天相接,远离尘嚣,僧人之窗前,明月映照,镜台空灵。淡烟与翠霭时隐时现,苍狗与浮云卷舒自如,生动展现了云居庵的自然美景。诗人以“却笑无心来出岫,为寻真境藉肩舆”结尾,表达了对这处真境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情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清新,富有禅意,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
不详
白苧衫轻不耐凉,满庭疏雨月无光。
山河影没秋才半,鼓角声寒夜未央。
丹药杵閒玄兔歇,桂花香霭素娥藏。
乘槎便欲浮银渚,乞取清辉照四方。
万个长松障俗缘,岁寒贞节要同坚。
裁云补衲山馀晷,留鹤为宾月在天。
眼底雪霜空似玉,耳边琴瑟本无弦。
莫教风送江涛急,只恐声繁聒老禅。
红红白白满山花,万品争春亦可嗟。
我欲问名浑不晓,方知生意浩无涯。
水色山光别样天,人家篱落小溪边。
无由携杖寻春去,漫著衰翁忆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