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二首(其二)

徙倚中庭怯晚寒,为怜今夜月团栾。

蟾光不辨芦花白,镜影还流桂子丹。

诗酒徘徊消客思,风雷倏忽过云端。

嫦娥如许重回首,明远楼前尽可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诗人独自在中庭徘徊的情景。首句“徙倚中庭怯晚寒”描绘出诗人面对渐浓的秋意,内心生出的几分犹豫与畏惧。接着“为怜今夜月团栾”,转而表达了对中秋圆月的喜爱之情。

“蟾光不辨芦花白,镜影还流桂子丹。”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月亮比作明亮的镜子,映照出芦花的洁白和桂子的红色,形象地展现了月色下的自然美景。

“诗酒徘徊消客思,风雷倏忽过云端。”诗人借酒吟诗,试图在诗酒的陪伴下,消解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然而,自然界的变化——“风雷倏忽过云端”——提醒着人们,即便是美好的事物也终会逝去,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忧伤。

最后,“嫦娥如许重回首,明远楼前尽可看。”诗人想象着嫦娥回望人间,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愿意在明远楼前,继续欣赏这轮明月,寄托着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美丽,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501)

金朝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家书有咏

平安惟有一函书,惆怅天涯问视疏。

驿使不来经两月,可知近日复何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次于东浦闻雁元韵

霜信何来动碧林,西风吹雁下寒岑。

远离关塞星初落,秋到潇湘水正深。

应共露盘惊鹤梦,遥怜筝柱写乡心。

遗音欲断衡阳浦,已是更阑玉漏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秋兴回文

峦翠拖霞淡抹空,远天极望入林枫。

寒山晚去孤云白,落叶秋零半树红。

残简断编修永夜,异乡离梦有清风。

酸心客景烟尘俗,鞍马别途归唳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宿李松峰斋中

别馆秋光晚,澄溪绕寺门。

屋连渔火岸,人在水云村。

宿鸟栖钟纽,寒虫咽草根。

谁怜乡国异,俯仰几黄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