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夜半风吹霁色开,晓乘残月过云台。
连山断处瞰平野,一线黄流掌上来。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夜间出行的情景。"夜半风吹霁色开",通过"夜半"和"风吹霁色",展现了诗人经历风雨后在半夜时分欣赏到雨后初晴的美景,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晓乘残月过云台",进一步描述诗人黎明时分,趁着月光朦胧的余晖,踏上了前往云台的旅程。
"连山断处瞰平野",诗人描绘了山势起伏中,视线穿过山峦间隙,俯瞰广袤的平原,画面开阔,富有空间感。"一线黄流掌上来",这里的"一线黄流"可能是指远处的河流在月光下泛起的微光,犹如从手掌上流淌下来,形象生动,富有动态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以及诗人行旅中的心境,展现出金末元初时期文人墨客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情趣。
不详
(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春空霭霭暮云低,飞过山前雨一犁。
明日却寻归去路,马蹄犹踏落花泥。
区区州县肯徒劳。谁得似、卯金刀。一笑醉蟠桃。
问何处、仙山可巢。
两朝人物,积年阴德,心力过萧曹。门户便须高。
看今后、君家凤毛。
太行千里政声扬。问何处、是黄堂。遗爱几时忘。
试听取、人歌召棠。
锦衣年少,插花跃马,休负好风光。三万六千场。
但暮暮、朝朝醉乡。
燕山勋烈有馀光。问丹桂、几枝芳。阴德后来昌。
但教子、应须义方。
功名看破,黄冠野服,林下道家装。何处是仙乡。
这日月、闲中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