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立有作

朝晖熏我肌,不饮类酣适。

夕阴惨我颜,所抱非隐戚。

昼夜无停机,日月布常职。

浮生任变灭,二者互出没。

汝忧何从生,汝喜何自得。

阴晴况莫料,暄暖难屡必。

顾虽甚蒙昧,讵敢规造物。

衾裯欠宵具,薪炭乏预积。

未免形语言,宁知见颜色。

形式: 古风

翻译

朝阳温暖我的肌肤,不饮酒也似醉般舒适。
傍晚的阴霾使我面容憔悴,怀抱的并非隐藏的悲伤。
日夜不停运转,日月履行着各自的职责。
短暂人生任由变化,光明与黑暗交替出现。
你的忧虑从何而来,你的喜悦又如何产生?
天气阴晴难以预料,温暖的日子难以持续。
虽然我愚昧无知,怎敢去规劝造物主。
夜晚缺少被褥,柴火煤炭也缺乏储备。
我无法避免外在表现,怎能知道你内心的感受。

注释

朝晖:早晨的阳光。
酣适:陶醉、舒适。
夕阴:傍晚的阴暗。
隐戚:隐藏的悲伤。
停机:停止运转。
常职:常规职责。
变灭:变化和消失。
二者:光明与黑暗。
阴晴:天气阴晴。
暄暖:温暖。
蒙昧:愚昧无知。
规造物:规劝造物主。
衾裯:被褥。
薪炭:木柴和煤炭。
形语言:外在表现。
颜色:内心感受的表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的《晚立有作》,通过对早晨阳光温暖身心和傍晚阴暗带来情绪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朝晖熏我肌,不饮类酣适",清晨的阳光让诗人感到舒适,即使不饮酒也仿佛醉酒般愉快。然而,"夕阴惨我颜,所抱非隐戚",傍晚的阴霾则使诗人的心情变得沉重,似乎隐藏着忧虑。

诗人认识到人生的昼夜更替如同织布机上的梭子,"昼夜无停机,日月布常职",暗示生命的轮回无法停歇。他接受生活的起伏不定,"浮生任变灭,二者互出没",认为人应顺应这种变化。接着,诗人质疑忧虑和喜悦从何而来,天气阴晴难以预料,温暖也无法持久,"阴晴况莫料,暄暖难屡必"。

尽管生活充满不确定性,诗人并不试图去规劝自然法则,"顾虽甚蒙昧,讵敢规造物",表示自己虽然对世界有所困惑,但不敢妄图改变。诗中还提到日常生活的艰辛,如夜晚缺少被褥,柴火储备不足,"衾裯欠宵具,薪炭乏预积",这些都是诗人实际生活的写照。

最后,诗人通过"未免形语言,宁知见颜色",表达出即使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人的言谈举止仍然能反映出内心的情感状态。整首诗以日常生活琐事为背景,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晚立偶作

晨雨湿木兰,夕风吹紫荆。

江南异中州,春晚犹秋清。

壮年不可恃,老态忽已生。

柴门立久倦,浊醪归徐倾。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晚自白沙投宿侧水

白沙漫漫风肆威,白沙道上行人稀。

征衣摄叶马力微,问胡不归驱以饥。

浮家洞庭书未来,肠九回兮朝莫思。

莫投道店鸡已栖,一杯自慰无嫌醨。

形式: 古风

晚行

侵晨毕先祀,将午趣疏饭。

中途往固宿,顾影日未晚。

逶迤行不尽,登顿力苦倦。

马言虽不通,吾意其自赧。

形式: 古风

晚春呈全真

九十日春馀十日,庭阴已作夏扶疏。

桃花浪暖且振接,燕子日长空废书。

故人行行重作别,倦云悠悠思定居。

及此莫孤朝与暮,易胜书礼问何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