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徐成的《王良百一诗》系列中的第七十一篇,主题为“筋骨”,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治疗筋骨疼痛与损伤的方法。
首句“膊痛缘骑苦”描述了因长时间骑乘导致的肩部疼痛,暗示了古代人们劳作或军事活动对身体的负担。次句“蹄伤败血攻”则转而描述了马匹脚蹄受伤后,血液淤积可能导致的炎症或感染问题。
接下来,“痛时针且妙”一句,点明了在疼痛发作时,针灸疗法能够起到奇妙的缓解作用,体现了中医针灸在古代的广泛应用和高度认可。最后一句“蹄损火能通”则说明了对于马蹄受损的情况,使用热疗(如火疗)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伤口愈合,显示出古人对自然疗法的智慧运用。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中人们面对身体疼痛与创伤时的应对策略,也体现了传统医学知识在当时社会的普及与实践。通过简洁的叙述,展现了中医针灸与热疗在治疗筋骨疾病方面的有效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