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答仇梦得承制

仇侯能骑矍铄马,席上亦赋竞病诗。

玄冬未雷苍蛇卧,玉山无年天马饥。

三年荷戈对摇落,十倍乞弟亦可缚。

何如万骑出河西,捕取弄兵黄口儿。

形式: 古风

翻译

仇侯能够驾驭矫健的老马,宴席上也吟咏着与疾病抗争的诗篇。
在寒冬还未听到雷声时,如同苍龙静卧,玉山(雪山)上的天马因无食物而饥饿。
三年来持戈面对落叶飘零,即使十倍于敌的兵力也能被我捆绑。
哪比得上率领万马从河西出击,捕捉那些玩弄武艺的小孩子。

注释

仇侯:指仇人或者有威望的人物。
矍铄马:形容老马仍然矫健。
竞病诗:与疾病斗争的诗歌。
玄冬:深冬。
苍蛇:比喻冬季的寂静。
玉山:雪山或代指边疆。
天马:象征勇猛的战马。
饥:饥饿。
荷戈:手持武器。
摇落:落叶,象征衰败。
乞弟:请求援助的敌人。
缚:捆绑。
万骑出河西:大规模出征到河西地区。
捕取:捕捉。
弄兵:玩弄武艺,炫耀军力。
黄口儿:小孩子,此处可能指敌方年轻士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戏答仇梦得承制》。诗中,黄庭坚以轻松戏谑的笔调,描绘了仇侯(仇梦得)虽年事已高仍能骑健马的形象,以及在宴席上吟咏诗歌的才情。他以“玄冬未雷”和“苍蛇卧”象征冬季的寂静与严寒,暗示了仇侯坚韧不屈的性格,即使在艰难岁月里也能保持豪迈。

诗人接着描述了仇侯在战乱中的坚韧,手持武器抵御落败之态,即使是身处困境,也比那些需要求助于人的兄弟更有力量。最后,诗人提出疑问,为何不采取更为直接的方式,率领大军横扫河西,教训那些玩弄武力的年轻人,显示出对仇侯英勇精神的推崇和对敌人的不屑。

整首诗语言生动,富有画面感,通过对比和反问,赞扬了仇侯的勇猛和智谋,同时也寓含了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英雄的呼唤。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戏答公益春思二首(其二)

昔人有真意,政在无美恶。

微言见端绪,垂手延后觉。

大声久辍响,谁继夫子铎。

长笑二南閒,斯道公不薄。

性怀如佩环,诗笔若陨雹。

前篇戏调公,深井下短索。

子云最清净,亦动解嘲作。

光尘贵和同,玉石尚磊落。

众人开眼眠,公独寤此乐。

昔在西宫游,初非朝夕约。

邂逅二三子,蛾眉能劝客。

坐嫌席閒疏,酒恨盏底窄。

骊驹我先返,看朱已成碧。

况闻公等醉,歌舞恣所索。

舞馀必缠头,歌罢皆举白。

清狂稍稍出,应节自不错。

譬如观俳优,谁能不一噱。

何为苦解纷,乃似自立敌。

人生忽远行,车马无归迹。

黄粱一炊顷,梦尽百年历。

弃置勿重陈,虚心待三益。

形式: 古风

戏答公益春思二首(其一)

能狂直须狂,会意自不恶。

蚤知筋力衰,此事属先觉。

公诗应钟律,岂异赵人铎。

我为折腰吏,王役政敦薄。

文移乱似麻,期会急如雹。

赋敛及逋逃,十九被木索。

公思当此时,清兴何由作。

前日东山归,花如萎莎落。

径欲共公狂,知命知此乐。

公家胡蜀葵,虽晚尚隐约。

晴明好天气,暂对亦惬适。

妆恨朱粉轻,舞怜衫袖窄。

衣襦相补纫,天吴乱鸂鶒。

草茅多奇士,蓬荜有秀色。

西施逐人眼,称心最为得。

食鱼诚可口,何苦必鲂鲫。

清狂力能否,人生天地客。

不者尚能来,南窗理尘迹。

草玄续周书,揲策定汉历。

有意许见临,为公酤一石。

形式: 古风

戏答王定国题门两绝句(其二)

颇知歌舞无窍凿,我心块然如帝江。

花里雄蜂雌蛱蝶,同时本自不作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

戏答王定国题门两绝句(其一)

非复三五少年日,把酒偿春颊生红。

白鸥入群颇相委,不谓惊起来宾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