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日日见入寺,未曾含酒容。
闲听老僧语,坐到夕阳钟。
竹里行多影,花边偶过踪。
犹言谢生计,随我去孤峰。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与僧侣交往的情景,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然和向往自然山水之美。开篇“日日见入寺,未曾含酒容”即设定了一个清净脱俗的环境,诗人每天都去寺院,但从不饮酒,保持着一种出世的风范。
紧接着,“闲听老僧语,坐到夕阳钟”展现了诗人在寺中聆听长者教诲,直至黄昏时分,寺庙里的钟声是时间流转的象征,也增添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情趣。
“竹里行多影,花边偶过踪”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漫步情景。竹林中阴影摇曳,每一步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而花间偶尔踏过,也只是匆匆的停留,没有深入。
最后,“犹言谢生计,随我去孤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感慨与逃离之意。"犹言"意味着依旧有人在谈论如何在红尘中求得一份安稳,但诗人却选择了放弃这些纷争,邀请读者随他一起去往那远离尘嚣的孤寂山峰。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出世生活,以及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向往清净的哲理。
不详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可能东海子,清苦在贫居。
扫地无闲客,堆窗有古书。
少年犹若此,向老合何如。
去岁频相访,今来见亦疏。
经论功馀更业诗,又于难里纵天机。
吴朝客见投文去,楚国僧迎著紫归。
已得声名先振俗,不妨风雪更探微。
金陵高忆恩门在,终挂云帆重一飞。
二生俱我友,清苦辈流稀。
旧国居相近,孤帆秋共归。
残阳沙鸟乱,疏雨岛枫飞。
几宿多山处,猿啼烛影微。
一战偶不捷,东归计未空。
还携故书剑,去谒旧英雄。
楚雪连吴树,西江正北风。
男儿艺若是,会合值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