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张生

日日见入寺,未曾含酒容。

闲听老僧语,坐到夕阳钟。

竹里行多影,花边偶过踪。

犹言谢生计,随我去孤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每天进寺里参观,脸上从不带饮酒后的红晕。
静下心来聆听老和尚的教诲,一直坐到黄昏时分的晚钟响起。
在竹林间漫步,四处都是竹影摇曳;偶尔路过花丛,留下淡淡的行踪。
他还说要舍弃尘世的营生,随着我一同前往那孤独的山峰居住。

注释

日日:每天。
见入寺:进入寺庙参观。
未曾:从来没有。
含酒容:带着饮酒后的样子。
闲听:悠闲地倾听。
老僧语:老和尚的讲话。
坐到:一直坐到。
夕阳钟:傍晚时分的钟声,指寺庙的晚课钟声。
竹里:竹林之中。
行多影:行走时周围有许多竹子的影子。
花边:花丛旁边。
偶过踪:偶尔经过留下的踪迹。
犹言:还说。
谢生计:告别世俗的生活方式。
随我去:跟着我一起。
孤峰:孤独的山峰,比喻隐居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与僧侣交往的情景,表达了对世俗纷争的超然和向往自然山水之美。开篇“日日见入寺,未曾含酒容”即设定了一个清净脱俗的环境,诗人每天都去寺院,但从不饮酒,保持着一种出世的风范。

紧接着,“闲听老僧语,坐到夕阳钟”展现了诗人在寺中聆听长者教诲,直至黄昏时分,寺庙里的钟声是时间流转的象征,也增添了一种宁静致远的情趣。

“竹里行多影,花边偶过踪”则描绘了诗人在自然中的漫步情景。竹林中阴影摇曳,每一步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而花间偶尔踏过,也只是匆匆的停留,没有深入。

最后,“犹言谢生计,随我去孤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感慨与逃离之意。"犹言"意味着依旧有人在谈论如何在红尘中求得一份安稳,但诗人却选择了放弃这些纷争,邀请读者随他一起去往那远离尘嚣的孤寂山峰。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出世生活,以及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向往清净的哲理。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贻徐生

可能东海子,清苦在贫居。

扫地无闲客,堆窗有古书。

少年犹若此,向老合何如。

去岁频相访,今来见亦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贻惠暹上人

经论功馀更业诗,又于难里纵天机。

吴朝客见投文去,楚国僧迎著紫归。

已得声名先振俗,不妨风雪更探微。

金陵高忆恩门在,终挂云帆重一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二友生归宜阳

二生俱我友,清苦辈流稀。

旧国居相近,孤帆秋共归。

残阳沙鸟乱,疏雨岛枫飞。

几宿多山处,猿啼烛影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人下第东归再谒旧主人

一战偶不捷,东归计未空。

还携故书剑,去谒旧英雄。

楚雪连吴树,西江正北风。

男儿艺若是,会合值明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