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同年宋吏部

金镜承恩对紫微,锦鞯白马耀春晖。

谩随仙仗朝天去,不记宫花压帽归。

海国风高秋气早,关河云冷雁声稀。

嗟予已属明时弃,自整丝纶觅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宫廷生活中的复杂情感与对自然的向往。首联“金镜承恩对紫微,锦鞯白马耀春晖”以金镜比喻皇帝的恩宠,紫微象征权力中心,锦鞯白马则代表了官员的尊贵身份和荣耀时刻,春晖则暗示着生机与希望。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宫廷生活的辉煌与荣耀。

颔联“谩随仙仗朝天去,不记宫花压帽归”转折,表达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无奈与厌倦。仙仗指的是皇帝出行的仪仗队,朝天去意味着履行公务,但“不记宫花压帽归”则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并不满意,甚至有些厌烦,他忘记了在宫廷中所经历的美好瞬间。

颈联“海国风高秋气早,关河云冷雁声稀”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海国、秋气、关河、云冷、雁声稀,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宫廷束缚,回归自然的心愿。

尾联“嗟予已属明时弃,自整丝纶觅钓矶”则是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与抉择。嗟予,感叹自己;明时,指政治清明的时代;弃,放弃;丝纶,钓鱼的丝线,这里借指钓鱼活动。整句意为:我已属于这个政治清明的时代,却选择了放弃官场,独自整理好钓鱼的工具,去寻找一片宁静的水域。这既是对自身选择的肯定,也流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解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宫廷生活的复杂感受以及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4)

泰不华(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与萧存道元帅作秋千词分韵得香字

芙蓉宫额半涂黄,双送秋千出画墙。

帘底燕惊花雨乱,树头蜂绕袜尘香。

巧将新月添眉黛,閒倩东风响佩珰。

归去绿窗和困睡,暂凭春梦到辽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琼州万户入京

海气昏昏接蜃楼,飓风吹浪蹴天浮。

旌旗昼卷蕉花落,弓剑朝悬瘴雨收。

曾把乌号悲绝域,却乘赤拨上神州。

男儿坠地四方志,须及生封万户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绝句二首(其一)

绣帘钩月夜生凉,花雾霏霏入画堂。

吹彻玉箫人未寝,更添新火试沉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绝句二首(其二)

金吾列侍拥旌旄,五色云深雉尾高。

视草词臣方退食,内宫传敕赐樱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