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章(其五)大姑鞋

我闻在昔,随刊日迈。不胈不毛,维禹亦惫。

爰有明神,阴从协劢。既位江湖,无远弗届。

弃屦中流,防风却拜。定履千年,今人曰篑。

吁嗟今人,少见多怪。

形式: 四言诗 押[卦]韵

鉴赏

这首诗《八章(其五)大姑鞋》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幅关于历史与神话交织的画面。

诗中开篇“我闻在昔,随刊日迈”,以一种追溯历史的姿态,引出对古代人物的追忆。接着,“不胈不毛,维禹亦惫”一句,巧妙地将大禹治水的艰辛与劳苦融入其中,展现了古代英雄的坚韧与毅力。“爰有明神,阴从协劢”则引入了神秘的神灵元素,暗示着超自然的力量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既位江湖,无远弗届”描述了大禹治水的伟绩,不仅局限于一隅,而是遍及四方,影响深远。

“弃屦中流,防风却拜”这一句,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进一步刻画了大禹的形象。大禹在治理洪水的过程中,可能因长时间涉水而遗失鞋子,而防风作为一位重要的人物,对其表示敬意,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与尊重。最后,“定履千年,今人曰篑”表达了对大禹功绩的长久铭记,以及后世对先贤的崇敬之情。“吁嗟今人,少见多怪”则以感慨的语气,提醒当世人应珍惜历史遗产,避免对传统知识的忽视或误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不仅赞美了古代英雄的大无畏精神,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传承与文化价值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八章(其六)石钟

动静相持,元声以时。微风击拊,迭奏争奇。

和之一之,乐其可知。高山漠漠,流水瀰瀰。

形式: 四言诗 押[支]韵

八章(其七)小姑钗

矻矻中阿,独立无颇。出水峨峨,其仪孔多。

追嗣流光,以琢以磨。容被草木,鬒发斜拖。

皇皇翠碧,离陆相和。胡帝胡天,此山此河。

人亦有言,姑钗则那。虽则姑钗,未可婆娑。

匪春不黛,匪秋不波。匪云不艳,匪雨不酡。

行朝行暮,亦莫敢过。

形式: 四言诗 押[歌]韵

八章(其八)马当山

湖软江雄,追飞自东。天龙下制,岁久难同。

因思马力,俾山立功。锡形汗潴,秋骊春骢。

饮之满腹,策之驱风。羁络烟水,吸吐蜺虹。

千里伏枥,万载行空。维江与汉,会势其中。

崩腾迅激,将为马穷。吁嗟马兮,惟力之冯。

既食人禄,遑恤我躬。吁嗟马兮,惟力之终。

形式: 四言诗 押[东]韵

八月四章

八月秋风,在河在嵩。我思之人,天中水中。

之人未从,我心忡忡。彼何人兮,秋其可同。

秋风既清,苇秀绩成。我思之人,如裳如缨。

缁衣未迎,授衣有惊。岂曰无衣,与女同籯。

秋风既肃,壶断枣剥。我思之人,如胸如腹。

之人未谷,逝敢谋独。岂曰无谋,惟心惟目。

秋风吹兮,秋日微兮。苍苍蒹葭,白露肥兮。

我心伤悲,旦夕飞兮。蒹葭在水,秋未违兮。

伊人在水,秋未归兮。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