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歌行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

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形式: 六言诗 押[先]韵

翻译

家住在江南水乡金陵边,嫁给了长安少年。
回首故乡双泪落,群山遮眼不知在哪边。
战争何时能完结,明月何时能再圆?
吟成这首怨曲向君弹唱,不觉心凄弦也断。

注释

金陵:古邑名,今南京的别称。
战国楚威王七年(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
长安少年:西汉武帝时,多选良家少年宿卫建章宫,这些人便有“羽林少年”、“长安少年”等称呼。
何处天边:指远在天边的故乡。
胡尘:泛指中原与北方及西方各少数民族的战事。
尽:指战事平息。
此曲:指这首《怨歌行》曲。
断弦:弦断。
“心随断弦”指心随断弦而碎,表示悲痛到了极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因婚姻远离家乡,内心充满对故土的思念与不舍。诗人通过她的口述了对丈夫的依赖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表达了女子从南方的金陵移居到北方的长安,并且因婚姻与一位长安的男子相守。这里体现了古代女性随丈夫迁徙生活的命运。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则展示了女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她在思念家乡时,甚至分不清眼泪与天边的界限。这里透露出古人对于家乡的情感是多么的深厚。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中,"胡尘"指代北方边疆的沙尘,象征着战争和动荡;"汉月"则是对明亮月光的美好愿望。女子在期待着战乱终结、月亮重现的那一天。这两句抒写了诗人对于和平美好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最后,"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表达了女子为了丈夫能够唱出这悲凉之曲,却不自知自己的心也随着这首歌如断了的琴弦一般痛苦。这里展现了一种深情与无奈。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乡愁和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情诗,通过女子的情感抒发,折射出战乱时期人们对于平静生活的渴望,以及个人命运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力感。

收录诗词(323)

庾信(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籍贯:北周时期
  • 生卒年:513—581

相关古诗词

春日极饮诗

槛前闻鸟啭,园里对花开。

就中言不醉,红袖捧金杯。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春日离合诗二首(其一)

秦青初变曲,未有逐琴心。

明年花树下,月月来相寻。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春日离合诗二首(其二)

田家足闲暇,士友暂流连。

三春竹叶酒,一曲鹍鸡弦。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春望诗

春望上春台,春窗四面开。

落花何假拂,风吹会并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