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潘几道杲亭

行尽城西路,为君登杲亭。

无云生碧落,看日出沧溟。

逐影成何事,负暄全我形。

交情长在目,隔岸数峰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罗适在潘几道的杲亭中所见之景及内心感受。首句“行尽城西路,为君登杲亭”点明了地点与目的,诗人特意前往杲亭,似乎是为了与友人潘几道相聚。接下来,“无云生碧落,看日出沧溟”两句,通过“无云”与“日出”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开阔、明亮的氛围,暗示着新一天的开始,也象征着希望与光明。

“逐影成何事,负暄全我形”则转而描写自然界的光影变化与诗人对自然的感悟。这里的“逐影”可能指的是光影随时间或风的变化而变化,而“负暄”则是指背对着阳光,享受温暖。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细致观察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即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并珍惜那些简单而美好的瞬间。

最后,“交情长在目,隔岸数峰青”以景结情,将友情的深厚比作眼前的青山不改,即使身处不同之处,那份情谊依然如故。这不仅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锐感知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收录诗词(19)

罗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慈母石

叠石江头峻如壁,舟人指云慈母石。

慈母名兮不可闻,巉岩坑压秋江碧。

我闻慈母石,启我父母思。

人有父母谁不思,我思父母偏伤悲。

忆昔生我童稚时,家贫日逐图生资。

父母衣我宁自寒,父母食我宁自饥。

拾薪为我代灯烛,鬻衣为我买诗书。

朝夕劝我苦勤读,戒我弗作庸常儿。

嗟哉我生命多疾,父母提携延岁日。

忽朝卧病一呻吟,父母咿哑面如漆。

有时为我祝神祇,愿我早著蓝袍归。

此时我心常感发,愿如夫子言无违。

嗟哉我生命多蹇,少年不第第已晚。

况兼父母未死时,食不饱兮衣不暖。

今朝身为一命仕,薄俸聊堪奉甘旨。

双亲已逝掩荒丘,薄俸翻将饱妻子。

有时举箸食新鲜,默默不知双泪涟。

拭泪空将酒杯奠,酒杯不到阴容前。

慈母石,世稀有,汝在江头天地久。

我思父母不得食,此恨当同汝不朽。

呜呼罔极恩难报,于今赖有移忠孝。

行当竭力事明君,庶可扬名酬二亲。

形式: 古风

送致政太师文潞公

曾将故老较量看,五福如公信是难。

潞国封来多有岁,太师以上更无官。

应留妙算安神器,必得人才荐将坛。

他日宋家青史上,始终臣节雪霜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具州阴德即仙资。

形式: 押[支]韵

过吴江

江吞大泽无西东,危亭耸立如惊鸿。

晓晴不见天地色,上下澄碧迷双瞳。

菰蒲千顷鸥鹭国,风波万丈鱼龙宫。

逢时自好尽忠义,莫学衰世鸱夷公。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