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自然环境中,普贤菩萨像被遗忘的场景。诗人通过“灵山独倡久茫然”这一句,巧妙地将普贤菩萨置于一个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神圣之地,暗示了普贤菩萨形象的孤独与超脱。接着,“赖有鸾胶续断弦”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修复断弦比作恢复对普贤菩萨的铭记与敬仰,表达了对普贤菩萨形象被遗忘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希望与期待。
“末世无人知此调”进一步强调了普贤菩萨形象在现代社会中被忽视的现状,这里的“末世”不仅指时间上的末日,也暗含了社会变迁中传统文化与信仰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无奈。最后一句“野花零落象王前”,以野花零落的形象象征普贤菩萨像前的冷清与寂寥,增强了画面的凄美感,同时也暗示了普贤菩萨形象在现代社会中的孤独处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普贤菩萨形象在自然环境中的描绘,以及对其被遗忘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在现代社会中地位的反思,以及对普贤菩萨形象独特魅力的赞美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