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独步二首(其二)

官居何以涤冥烦,喜有厅西北涉园。

白日渐长公事少,红英己尽叶阴繁。

渌波似镜池能照,巧舌如簧鸟解言。

风景只随人意好,昔贤何事厌湘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身居官位如何洗去烦恼,欣喜的是有座厅堂西北连着花园。
白天渐长,公务减少,红花已凋零,绿叶茂盛成荫。
清澈的池水像镜子般明亮,能映照万物,鸟儿的巧嘴仿佛会说话。
美好的风景随人心意而美好,为何古代贤士会厌倦湘江沅水的景色呢?

注释

官居:担任官职。
涤冥烦:洗涤内心的烦忧。
厅西北涉园:厅堂西北边的花园。
日渐长:白天变长。
公事少:公务不多。
叶阴繁:树叶茂密成荫。
渌波似镜:碧波如镜。
池能照:池水能映照。
巧舌如簧:舌头灵活,比喻能言善辩。
鸟解言:鸟儿会表达。
风景只随人意:风景依人的心情变化。
昔贤:古代贤士。
厌湘沅:对湘江沅水感到厌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闲暇时光中远离尘嚣,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景。开篇“官居何以涤冥烦”,表现了官员通过到西园散步来洗净心灵的烦恼。“喜有厅西北涉园”则表明这位官员对拥有这样一处可以远离公务、享受自然之美的园林感到欣慰。

接下来的“白日渐长公事少,红英己尽叶阴繁”,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阳光渐渐延长,而官员的公务也随之减少;花开花落,红色的花瓣已经凋零,但树叶却更加茂密。

“渌波似镜池能照,巧舌如簧鸟解言”则是对园中景色和生物的细腻描写。水面平静如同一面镜子,映射出周遭的景致;而鸟语似乎在诉说着什么,如同精通语言的才子。

最后,“风景只随人意好,昔贤何事厌湘沅”,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欣赏。自然界的风光似乎总能契合人的心意;而历史上的贤者,对于那些让现代人感到厌倦的东西,又是怎样的态度呢?

整首诗通过对园林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官职闲暇和历史智者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631)

孔武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 字:常父
  • 籍贯:宋临江新淦
  • 生卒年:1041—1097

相关古诗词

过马鞍山

足历黄州百叠山,更无平地只冈峦。

物皆枯槁非人世,石最崔嵬是马鞍。

畏日流金红艳艳,乱沙堆雪白漫漫。

崎岖出尽聊休息,喜有松声六月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过巴河寄经父

当时联盖入东都,回首推迁二纪馀。

此地山川终不改,浮生光景半成虚。

清谈剧饮梦寐隔,断羽沉鳞音信疏。

谁道丰城双宝剑,紫烟长绕斗牛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过紫极宫感道士卓玘遗迹因赋诗以续诸公哀辞之后

武库精兵接混茫,挥犀馀论意何长。

丹台此日归仙籍,紫极他年记道场。

暂别鬓毛浑老大,再来风月愈凄凉。

不须陨涕悲邻笛,亦对松筠为感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过洞庭二首(其二)

杳杳湖天极目中,波光日暮两陶镕。

舟离庙步湾环水,帆指东山缥缈峰。

昔日南征期饮马,今朝北去想骑龙。

归来若得醉乡隐,愿化春醪万顷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