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七十归休古亦稀,谁濒四十挂朝衣。
天如不发湖山閟,林下真无一士归。
这首宋诗是周必大写给友人杨图南的,表达了对杨图南致仕归隐生活的赞赏和对其才华的肯定。首句"七十归休古亦稀",诗人惊叹于杨图南在七十岁高龄还能辞官归隐,这在古代是极为罕见的,显示了杨图南超脱世俗的高尚情操。
次句"谁濒四十挂朝衣",通过反问强调了杨图南提前退休的与众不同,一般人在接近四十岁时还在朝廷任职,而他却早早地选择了归隐,暗示了他的独特选择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第三句"天如不发湖山閟","閟"意为封闭,诗人以自然山水的开放比喻杨图南的选择,仿佛是上天特意打开了湖光山色的大门,欢迎他的到来,表达了对杨图南归隐生活的祝福和赞美。
最后一句"林下真无一士归","林下"常用来指代隐居生活,诗人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杨图南的归隐显得尤为难得,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像他这样的人归来,进一步强化了他对杨图南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赞扬了杨图南的高洁品格,也寓含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不详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不向山林不背村,清江东畔邑东门。
雨馀徐步看山罢,植杖沙边试水痕。
共作槐忙五十春,交情非复白头新。
却思此地初倾盖,旧事重论有几人。
讲堂昔日飞三鳣,学馆如今益十龟。
文字之神君勿卜,明年春榜印累累。
友悌人知天亦知,风雷会变箨龙儿。
从今直节亭前后,枝茂宗生竹也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