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曾都仓韵

学问渊源汲绠深,逢时肯作子光瘖。

平泉旧圃多奇石,栗里闲居只素琴。

终竟封侯凭燕颔,莫誇对客割牛心。

向来谢傅游山伴,尚有白头支道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学问深如汲取源泉,时运来了也愿做你的光芒。
平泉的旧园里有许多奇形怪石,栗里的闲居生活只有素琴陪伴。
最终的封侯之志依靠的是智谋而非武力,不要夸耀在客人面前的豪情壮举。
像往常的谢傅一样,游山玩水的伴侣中,还有白发的支道林在其中。

注释

学问渊源:深厚的学问。
汲绠:汲取泉水的绳索,比喻深入学习。
肯:愿意。
子光:比喻他人的光辉。
平泉:古代名园。
旧圃:古老的园林。
奇石:奇特的石头。
栗里:地名,指东晋隐士王羲之的故乡。
素琴:无装饰的古琴。
封侯:封为侯爵。
燕颔:形容有智谋的人,典出《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割牛心:形容豪爽的行为。
谢傅:指谢安,曾有‘山中宰相’之称。
游山伴:游山玩水的朋友。
支道林:东晋高僧,以清谈著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善珍所作的《次曾都仓韵》,诗人以学问自比,表达了他的淡泊与才情。首句“学问渊源汲绠深”比喻自己的学识深厚,如同汲取井水般源源不断。第二句“逢时肯作子光瘖”则暗示自己在适当的时候愿意展现才华,但并不追求世俗的显赫。

接下来,“平泉旧圃多奇石”描绘了他清静的居所,奇石增添了环境的雅致,而“栗里闲居只素琴”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仅以一琴为伴,享受宁静时光。

“终竟封侯凭燕颔”暗指凭借智慧而非武力,诗人期待的是通过智谋获得功名,而不是像燕颔那样依靠武力。“莫誇对客割牛心”则告诫人们不要过分炫耀或做不必要的牺牲,保持内心的坦然。

最后两句“向来谢傅游山伴,尚有白头支道林”,诗人以东晋名士谢安和支道林的典故,表明自己志趣与他们相似,即便身处世事之外,也有高洁的伴侣相伴,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的理解。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学问修养,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

收录诗词(160)

释善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愚谷游北山韵

登山行复歇,脚力钝如蛙。

宿雨少游客,荒畦多落花。

公侯归蔓草,池馆破谁家。

同是伤春者,留连惜物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次蒲心泉韵

京华厌尘土,借屋瞰湖边。

驴蹇驮诗笈,鸥闲傍酒船。

啼鹃残月晓,细雨落花天。

何日东林伴,同脩莲社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江南

江南春水荻芽青,江北春风鱼上冰。

花发正催寒食节,雁归应过永昌陵。

骑奴玉辔闲调马,公子锦韝行臂鹰。

曾宿扬州建隆寺,五更吹角鼓腾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过南墅怀寒岩(其二)

草没亭台不见踪,故交掩泪立寒风。

食鱼客去馀空馆,放鹤童归弃旧笼。

病悟前书藏夏口,死留好句在江东。

徐陵元是麒麟种,天上应须见宝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