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台怀古次南谷韵

瓯闽古建国,钓龙有遗台。

台空龙已逝,沕穆祠宇开。

剑履掩虚幌,丹青杂荒苔。

念兹勾践胄,桓桓亦奇才。

援戈逐秦鹿,土宇日以恢。

疏封受赤社,组练咸阳回。

贡篚来百粤,威声振九埃。

缅怀全盛日,意气亦雄哉。

至今奠椒醑,犹有遗民来。

鱼灯已黯黯,马鬣尚累累。

故宫渺禾黍,落日潮声哀。

感此发长喟,登临为低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何乔新所作的《越王台怀古次南谷韵》。诗中描绘了对古代越王台的追思与感慨,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的深沉情感。

首句“瓯闽古建国,钓龙有遗台”,点明了越王台所在的位置,以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越王勾践曾在此地“钓龙”,留下了一段传奇。接下来,“台空龙已逝,沕穆祠宇开”两句,通过“台空”、“龙逝”、“祠宇开”等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

“剑履掩虚幌,丹青杂荒苔”描绘了越王台如今的景象,剑履(象征权力)被灰尘掩盖,丹青(壁画)与荒苔交织,形象地展现了历史遗迹的荒凉与沧桑。

“念兹勾践胄,桓桓亦奇才”赞颂了越王勾践的才能与勇气,他“援戈逐秦鹿,土宇日以恢”,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接着,“疏封受赤社,组练咸阳回”描述了勾践的功绩,包括封地、军队的壮大等。

“贡篚来百粤,威声振九埃”则表现了勾践的影响力,他的威望远播四方,甚至影响到了更广阔的地区。“缅怀全盛日,意气亦雄哉”是对勾践时代辉煌的追忆,以及对勾践英雄气概的赞美。

最后,“至今奠椒醑,犹有遗民来。鱼灯已黯黯,马鬣尚累累”表达了对越王台及其历史人物的怀念之情,即使时光流转,仍有后人前来祭拜。而“故宫渺禾黍,落日潮声哀”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进一步加深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越王台及越王勾践事迹的回顾,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时间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

收录诗词(385)

何乔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天苗。何文渊第三子。明代大臣。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后拜刑部侍郎。孝宗嗣位,万安、刘吉等忌乔新刚正,出为南京刑部尚书。未几,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正月,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弘治四年八月(1491年)辞官归里,辞官后杜门著述。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503年1月19日)卒,年七十六岁。正德十一年(1516年),追赠太子太保,次年追谥文肃

  • 号:椒丘
  • 籍贯:江西广昌旴江镇
  • 生卒年:1427年-1502年

相关古诗词

长平怀古

寒云起崇冈,厉风振林木。

山鸟鸣嘤嘤,恍如赵兵哭。

低徊忆往事,感我泪相续。

哀哉长平战,虎吻厌人肉。

翩翩佳公子,虑事何不熟。

括也喜谈兵,身死家亦覆。

忍哉白氏子,欺天逞淫毒。

雄兵纷若林,一旦填溪谷。

至今耕垦者,往往得遗镞。

孰云天网疏,报应如转毂。

杜邮岂为冤,万死未足赎。

嗟嗟秉钺士,起传宜三复。

前车谅未远,后乘慎驰逐。

形式: 古风

潞城怀古

朝出上党城,昼扺婴儿国。

民俗固质野,原田亦硗瘠。

西望荆卿坟,苍然閟榛棘。

卫公有遗祠,绘事俨冠舄。

我怀冯野王,自少谨修饰。

虽云世所贤,众枉纷忌直。

初焉斥藩邦,继乃困徽纆。

积善云有庆,伊人死谗慝。

天道良悠悠,古今同太息。

我欲访松楸,剪薙加培植。

空原渺无睹,怅望泪沾臆。

形式: 古风

武乡怀古

武乡古名县,孤城瞰漳水。

漳流日奔腾,雉堞半沦圮。

居民百馀家,筑室傍山趾。

我来赈饥羸,周览临漳涘。

石勒城久荒,凄迷暮烟紫。

当时逞桀逆,所过生荆杞。

襄国既称孤,归来宴乡里。

此乡比丰沛,夸谈曾不耻。

宁知二纪馀,竟作若敖鬼。

荣华讵几时,起没浮沤尔。

如何金秺侯,英名照青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晋阳怀古(其一)怀卜子夏

龙门崇且秀,间气钟名贤。

卓哉卜氏子,允为群彦先。

讲道师元圣,颜冉同周旋。

序诗发微旨,传易探幽玄。

岂惟富文学,垂训多格言。

悠悠千载下,斧屋尚岿然。

我欲薙荒秽,采蘋荐寒泉。

九原如可作,愿言为执鞭。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