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承南康朝请使君宠访林圃小酌至夜公权特惠篇什谨次韵

栝柏森森覆小台,凌风采菊共衔杯。

东篱寂寞陶翁醉,连骑缤纷卫相来。

放浪五湖惭钓客,均调玉烛仰璇魁。

秋河半夜檐前转,谁泛仙槎去却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高大的栝柏树丛覆盖着小亭,清风中赏菊饮酒共杯。
陶渊明在东篱下独自沉醉,朋友们纷纷骑马而来共度佳节。
我愧对湖边垂钓之人,未能随心所欲,只能仰望北斗指引美酒。
秋夜银河在屋檐下流转,谁乘仙舟离去又返回?

注释

栝柏:一种常绿乔木,象征长寿。
森森:繁茂的样子。
小台:小型平台或亭子。
凌风:迎风。
采菊:采摘菊花。
衔杯:举杯共饮。
东篱:出自陶渊明《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指隐居之地。
陶翁:指陶渊明。
连骑:成群结队的骑马人。
缤纷:色彩繁多,形容人群热闹。
卫相:古代官职,这里可能指朋友。
放浪: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五湖:泛指江湖,这里指四处游历。
钓客:钓鱼的人,比喻隐士。
玉烛:美酒的代称。
璇魁:北斗七星中的天璇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方向。
秋河:秋天的银河。
檐前:屋檐下。
仙槎:传说中的仙人乘坐的木筏。
去却回:离去后又回来。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山水田园生活图景。开头两句“栝柏森森覆小台,凌风采菊共衔杯”勾勒出一处幽深的庭院,其中栝柏树郁郁葱葱,遮盖着小小的高台,诗人与友人在此赏菊饮酒,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

接下来的“东篱寂寞陶翁醉,连骑缤纷卫相来”则透露出诗人陶冶自得,在庭院的一角独自品酒至醉。东篱寂寞,给人以幽深的感觉,而陶翁醉,则是对诗人情感状态的写照。在这里,“连骑缤纷卫相来”可能暗示着外界的喧嚣与自己的隔绝。

“放浪五湖惭钓客,均调玉烛仰璇魁”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五湖指代江南水乡,放浪其间,是对自然美景的追求。而“均调玉烛仰璇魁”,则是对月夜之下的宁静与神秘的描绘,其中“璇魁”特指星辰,诗人在这样的夜晚,心境亦如天上的繁星一般。

最后,“秋河半夜檐前转,谁泛仙槎去却回”两句,则是对夜深人静时分,诗人独自徘徊于庭院之中的写照。秋夜的河流在月光下静谧而美丽,而诗人站在檐前沉思,或许是在思考人生或是对未来的迷茫。在这样的氛围中,谁能不被这宁静的景致所吸引,从而泛舟于仙槎之上,却又在心底寻觅归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在宁静中寻找内心平静的愿望。

收录诗词(167)

朱长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闰月丙子判府相公被制命升使弼越六月癸卯公诞生之辰谨斋洁为诗二章拜献左右虽辞句芜颣不足奉扬盛德姑以述惓惓之诚(其一)

武德阴功积在民,既生太姒复生申。

手提将钺虽三世,身到台衡始二人。

膝下龙驹环寿斝,日边凤使捧恩纶。

沙堤筑就朱衣引,富有青春尚四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闰月丙子判府相公被制命升使弼越六月癸卯公诞生之辰谨斋洁为诗二章拜献左右虽辞句芜颣不足奉扬盛德姑以述惓惓之诚(其二)

宣制初闻下玉墀,又逢盛事协熊罴。

青霄灵昴凝祥久,紫府蟠桃结实奇。

养志增添龟鹤算,避权辞让凤凰池。

从今若校中书考,屈指当如郭子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佳雪应时呈司封使君三首(其三)

千里江山入郡楼,凭栏乍喜密云浮。

冷光交映天峰色,馀润遥随笠泽流。

民叠裤襦看不厌,客丛簪履赏应留。

野人乘兴狂吟外,引鹤披蓑上钓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佳雪应时呈司封使君三首(其二)

炫晃天花著物新,壶中万景净无尘。

光辉只欲饶寒士,清洁尤宜比古人。

韦白吟时飘入砚,邹枚燕处舞回茵。

明年霄汉横飞去,应踏繁霙拜玉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