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对酒》,通过对酒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早衰和仕途坎坷的感慨。首句“少年白发蒙其颠”形象地刻画了诗人青春不再的无奈,接着“四坐且勿喧,踯躅吞声内相怜”流露出在座宾客对他的同情与理解。诗人回顾自己的家族背景,曾有显赫的官职,但因个人性格“偃蹇不迁”,未能进一步升迁,感叹“无蔽芾以藏其朱颜”,暗示岁月无情,自己已非少年。
诗人提到绛侯周勃、灌婴这样的权臣,也为自己无法像他们那样施展才华而自愧。他用“侧目而睊睊”形容内心的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安令文墨操吏权”。最后,他表达出对无能为力的自嘲,以及对仕途无望的绝望,决定“斥之去”,回归田园,每月仅求微薄的俸禄度日,期盼皇帝长寿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彻底放弃。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