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风紧雨凄凄,川回岸渐低。
吴州林外近,隋苑雾中迷。
聚散纷如此,悲欢岂易齐。
料君残酒醒,还听子规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秋天的萧瑟景象和诗人的愁苦心情。"风紧雨凄凄,川回岸渐低"写出了秋风紧急、雨水凄冷以及河流蜿蜒曲折、两岸逐渐降低的景致,这种景色给人以萧瑟荒凉之感。
"吴州林外近,隋苑雾中迷"则是诗人提及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吴州(今江苏省苏州市),并且描述了附近森林在雾气中的朦胧模糊。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远和神秘的氛围。
"聚散纷如此,悲欢岂易齐"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聚散无常、悲喜难以预料的心情体验。这里通过“聚散”二字,触及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和生活中的变迁。
最后,“料君残酒醒,尚听子规啼”则是诗人设想远方亲友可能在夜深人静之际,从酒宴中清醒过来,仍能听到夜间报时的钟声(子规指的是夜晚二更时分的钟声)。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也隐含了诗人对于远方亲友的思念和牵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伤,以及对亲友的深切思念。
不详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白首栖禅者,尝谈灞浐游。
能令过江客,偏起失乡愁。
室倚桃花崦,门临杜若洲。
城中无此景,将子剩淹留。
性灵慵懒百无能,唯被朝参遣夙兴。
圣主优容恩未答,丹经疏阔病相陵。
脾伤对客偏愁酒,眼暗看书每愧灯。
进与时乖不知退,可怜身计谩腾腾。
人间多事本难论,况是人间懒慢人。
不解养生何怪病,已能知命敢辞贫。
向空咄咄烦书字,与世滔滔莫问津。
金马门前君识否,东方曼倩是前身。
悬圃清虚乍过秋,看山寻水上兹楼。
轻鸥的的飞难没,红叶纷纷晚更稠。
风卷微云分远岫,浪摇晴日照中洲。
跻攀况有承华客,如在南皮奉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