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湖南二首(其一)

湖海频年历四迁,治声往往遂无前。

长沙夜席喜今召,右史素风追昔传。

要识平治端有道,不知论奏孰为先。

岂惟人士想风采,闻说天心正渴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多年在湖海间频繁任职,政绩常常超越前人。
在长沙的夜晚,我欣喜被召见,如同昔日右史的清风美德。
要想了解国家太平治理的根本,首先要明白哪些政策奏议更为重要。
这不仅让士人期待,听说天子也在渴求贤能的人才。

注释

湖海:指仕途辗转各地。
频年:频繁多年。
治声:政绩名声。
无前:无人能及。
长沙:地名,古代楚国都城。
夜席:夜间宴席。
右史:古代官职,负责记录史事。
素风:清白的风格,美德。
平治:国家太平治理。
端有道:根本之道。
孰为先:哪个更重要。
人士:士大夫,知识分子。
风采:人的风度和才能。
天心:天子的心意。
渴贤:渴望贤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潘湖南二首(其一)》中的第一首。诗中表达了对潘某人频繁调动官职后,在各地展现出卓越治理才能的赞赏。"湖海频年历四迁"描绘了潘某人经历多处任职的经历,"治声往往遂无前"则强调了他的政绩斐然,超越常人。诗人以长沙夜宴时潘某受到朝廷征召的场景为例,称赞他的政绩如同古代清廉的右史官员一样被人追忆。

接着,诗人指出潘某懂得治国的根本之道,处理政务有方,并暗示在奏议上也有独到见解。最后两句"岂惟人士想风采,闻说天心正渴贤"更是点明,潘某不仅受到人们的敬仰,连天子也期待着这样有才德的人加入,表达了对潘某未来仕途的期许和对其品德才情的高度评价。整首诗以赞扬和激励为主,体现了赵蕃对潘某人能力的认可和对人才的推崇。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送潘端叔

长沙送我枉君辞,怀玉逢君动我诗。

不是固违良友戒,舍渠宁慰远游悲。

雁来海角平安讯,春到湖边南北枝。

傥忆平生故人否,衡门之下有栖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重阳日

仆夫催蓐食,客子叹萧晨。

青嶂如迎客,黄花似笑人。

所思空脉脉,何是罢踆踆。

未慕龙山达,深怀靖节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重阳后一日作

昨日重阳故作晴,今晨阴惨倍愁生。

凭高已负登临约,展卷空馀赋咏情。

篱下菊香殊寂寞,瓶中桂影谩凄清。

感今怀古无穷意,祇取村醪细细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重阳前一日同成父二儿游新庵

细雨不湿路,薄云空碍山。

穷居嫌局趣,乘兴偶跻攀。

并水枫初落,悬崖菊未斑。

清游了无累,短句不须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