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陈明水三谢四首(其二)

象龙不致雨,画饼难充饥。

如何道学者,高谈使人疑。

八珍有成谱,五鼎方朵颐。

虚言竟无益,枵腹徒怅咨。

不如菽与粟,饔飧有馀资。

所以君子心,慥慥恒若兹。

相期不在言,赘言亦支离。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空谈理论而缺乏实际效果的批评。首句“象龙不致雨,画饼难充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理论比作无法实现的龙之降雨和画出的饼,形象地说明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以及空谈理论的无用性。

接着,“如何道学者,高谈使人疑”进一步指出,那些所谓的学者,往往只是高谈阔论,却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反而让人产生疑惑。这反映了作者对于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八珍有成谱,五鼎方朵颐”通过列举古代宴席上的美食,强调了实际物质享受的重要性,与前文形成对比,突出了理论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

“虚言竟无益,枵腹徒怅咨”则直接点明了空谈理论的无益之处,以及因缺乏实际帮助而产生的失望情绪。

后半部分“不如菽与粟,饔飧有馀资”转而肯定了简单、实用的事物,如菽(豆类)与粟(小米),它们能够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体现了作者对于实用主义的推崇。

“所以君子心,慥慥恒若兹”表明了君子之心应当像菽与粟一样,朴实无华,但能持久地满足生活所需,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

最后,“相期不在言,赘言亦支离”总结全诗,指出真正的期待不应停留在空洞的言语上,而是要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反对那些多余、无实质内容的言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探讨,以及对实用主义的推崇,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别陈明水三谢四首(其三)

南岳与斗山,冲玄水西地。

群贤切磋处,明水来江右。

一一吾所望,三谢亦断至。

岭南惊间旷,草木亦炫贲。

一会白云楼,再会珠海寺。

言论既孚契,怀抱亦衷懿。

联舟倚江干,秉烛夜不寐。

别袂动遐思,短章答嘉惠。

形式: 古风

赠别陈明水三谢四首(其四)

赉粮共适国,所入各有宗。

远近既以异,纡直亦匪同。

崎岖不共画,会合遥自通。

颜孟质虽殊,学不亏全功。

二程本兄弟,门径咸有从。

纷纷议朱陆,毋乃迷先踪。

大道如康庄,途辙普正中。

明珠媚渊泽,美玉贯白虹。

太华峙东西,衡庐接苍穹。

罗浮起南海,兀立亦自雄。

君归倍馀积,伫看凌霄峰。

形式: 古风

江虚谷李壁山何古林一瓢道人与余五人集于穗石洞天乘月夜坐把酒朗歌观中道士惊讶以为五羊老人复来也感兴和古成之韵

太乙坛边锁碧烟,上仙宫里集群仙。

风轮春满三千界,梵气寒深十大天。

青鸟唤回瑶圃月,赤龙耕透玉山田。

五羊骑罢不归去,芳草池塘咏白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又倒和前韵赠一瓢道人

姑射真人簪玉莲,不知瀛海几桑田。

乾坤铅汞元非药,帝霸皇王别有天。

长叹瞿坛皆玉眼,相传桂父是毛仙。

坡山洞口休移杖,咫尺藤萝混瘴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