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送从弟诗三首(其一)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形式: 古风

翻译

山涧里溪水顺畅地向东流去,溪水清澈,水中的石头清晰可见。
苹藻这些水草在水边默默地生长,十分茂盛,随着微波轻轻荡漾。
采集它们可以用作宗庙祭祀,可以进献给尊贵的宾客。
难道没有菜园中的冬葵这种珍贵的蔬菜可以用来进献吗?这是因为苹藻来自幽远的水泽,更加美好、可贵。

注释

从(旧读zòng)弟:堂弟。
泛泛:水流貌。
磷磷:形容石头色彩鲜明。
蘋藻:水草名,古人常采作祭祀之用。
华叶:花与叶。
羞:通“馐”。
嘉客:佳客,贵宾。
懿:美好。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并融入个人情感的古典诗歌。开篇“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两句,以动人的节奏描写了河水向东奔流及其间散布着的石头,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紧接着,“蘋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进一步展现了河岸边生长着的水草和花朵,它们的繁盛与随波逐流的姿态,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转入“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表达了对家国、宗族的敬仰,以及希望能以这份美好献给神圣的地方,以此来荣耀家族和宾客。最后,“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则是诗人提出了一个反问,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内心世界或个人才华的自信,即使是在幽深的花园之中,也有像葵菜一样坚韧成长并最终展现其独特价值的事物。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的情感和他对于自然美景、家族荣耀以及个人的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比和反问,诗人巧妙地将外在之物与内心之事相联系,表现了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26)

刘桢(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送从弟诗三首(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形式: 古风

赠送从弟诗三首(其三)

凤皇集南岳,徘徊孤竹根。

于心有不厌,奋翅凌紫氛。

岂不常勤苦?羞与黄雀群。

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形式: 古风

赠徐干诗

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

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

思子沉心曲,长叹不能言。

起坐失次第,一日三四迁。

步出北寺门,遥望西苑园。

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

轻叶随风转,飞鸟何翻翻。

乖人易感动,涕下与衿连。

仰视白日光,皦皦高且悬。

兼烛八纮内,物类无颇偏。

我独抱深感,不得与比焉。

形式: 古风

赠徐干诗

猥蒙惠咳吐,贶以雅颂声。

高义厉青云,灼灼有表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