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城下见蒸水来会

我从沅湘到石鼓,既见蒸湘喜无度。

为谁触热向零陵,更有潇湘在前路。

乐哉湘水是吾师,挹彼三川尽注兹。

世人惟闻洞庭阔,谁知铧觜但如丝。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从沅江和湘江流经石鼓,见到蒸湘的美景欣喜若狂。
为了谁的热情奔向零陵,前方还有潇湘在等待。
湘水啊,你是我快乐的源泉,汇聚了三川之水都倾注在这里。
世人只知道洞庭湖广阔无垠,却不知铧觜(湘江分支)的水细如丝般流淌。

注释

沅湘:沅江和湘江的合称,两条河流在湖南交汇。
蒸湘:蒸,形容水汽蒸腾;湘,指湘江,这里泛指湖南的美丽景色。
零陵:古代地名,在今湖南省永州市,此处代指湘江下游地区。
铧觜:铧觜,湘江的支流,比喻湘江水流细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衡州城下见蒸水来会》。诗中,作者项安世以游子的视角,描述了自己从沅湘之地来到石鼓,沿途见到蒸湘水的喜悦之情。他感叹蒸湘水的热情迎接,接着表达了对零陵和潇湘两地的期待,认为湘水仿佛他的导师,汇聚三川之水注入此地。

诗人通过蒸湘水的描绘,寓言般地表达了人生的旅程和对知识的追求。他指出世人多知洞庭湖的壮阔,却可能忽视了眼前蒸水的涓涓细流,暗示了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往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庄贤良招隐楼三首(其三)

士忧不能晦,不患名不章。

垂老有降志,当年寡身藏。

古来经世人,皆抱丘壑志。

王官待罪耳,敢有欲为意。

细儿讵如许,谓是诡与崖。

吾岂鸟兽群,宝椟义当怀。

如作市门优,可作君子配。

男儿补衮日,招隐意终在。

形式: 古风

赋庄贤良招隐楼三首(其二)

主人湖海士,有策欲平戎。

入朝见天子,可以揖三公。

客来忽相惊,见此招隐号。

语客且勿惊,洗耳非我好。

女岂不愿家,钻穴乃贻罹。

深闺日夜藏,恐辱傅与师。

世态溱洧中,欲挽无此力。

解逅同志人,相招事蚕绩。

形式: 古风

赋庄贤良招隐楼三首(其一)

楼居入阛阓,不受阓中尘。

阓中岂无楼,无此招隐人。

昔者小山篇,非我招隐意。

吾今已隐矣,更欲招同志。

同志不易得,徘徊竟谁招。

长风一万里,车马极喧嚣。

安得世上人,共此楼中客。

时时唤南山,相与共朝夕。

形式: 古风

赠张术人

霅川张姓彪其名,惠而过我古津亭。

自言有术通心灵,西庚北壬甲与丁。

配以十二珠躔经,水火木金相孕刑。

错综三五命与星,参钩互鞠穷年龄。

剧谈娓娓如反瓴,又言两眼能白青。

副析声气区神形,穷达寿夭分渭泾。

善而藏之不露型,但见瞳子光晶荧。

众中谛视若有聆,犹以干支鸣说铃。

参错开解纷相订,我生之岁剑发硎。

我生之月神玄冥,二阳隐隐升泉扃。

天阶熠熠舒六蓂,正值玉兔开云屏。

两凡跳掷不暂停,此身于世如浮萍。

扰扰万事通醉醒,死生祸福轻晨暝。

更用剡折篿与筳,况复骨相真伶俜。

安得双鳞悬万钉,荷君好语空叮咛。

斥鴳傅以双凤翎,衣十二翮跄尧庭。

此语恐是俳与伶,岂有大药须豨苓。

他时遇我眠寒厅,君莫讳世赪而頩。

形式: 古风 押[青]韵